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是危重心脏病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称为“生命安全岛”。对许多危重患者来说,如果没有CCU,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在CCU,病床旁配备了心电监护仪、除颤仪、临时起搏器、IABP、ECMO等多种抢救设备,随时用于患者救治。所以CCU更像是一座生命“安全岛”,为危重心脏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每个平凡的日子里都蕴含着不平凡,医院就是一个不断创造不平凡的地方。2月3日,CCU连续抢救成功多位危重患者:
1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症肺炎患者ECMO(体外膜肺氧合)顺利上机;
3台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运行良好,成功为3位患者“续命”;
1位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摆脱呼吸机;
2位室间隔穿孔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逐渐减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同一天内,多位危重患者被抢救成功,标志着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CCU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临近春节年关,2月3日堪称CCU最忙碌的一天。
来自豫北地区的范先生今年73岁,以“发热、气促15天,加重1天”为主诉入院。入院时他便出现明显呼吸困难症状,结合既往病史和临床表现,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重症肺炎”所导致的呼吸衰竭成为最危及生命的关键诊断。下午15点左右,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情况下,氧分压才能维持在50mmHg左右。张静主任、叶发民副主任医师随即组成紧急救治小组,他们一边进行基本生命体征的维持,一边紧急联系体外循环科李建朝副主任进行ECOM(体外膜肺氧合)上机准备。在张巧玲主治医师进行股静脉及颈内静脉穿刺术后,李建朝副主任即刻把ECOM管路成功植入。看着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逐渐恢复至理想水平,大家才如释重负。
来自二七区的李老的诊疗过程依旧令人为之捏一把汗。老太太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作入院,刚入院的查体阶段,郭素萍副主任医师从听诊器听筒听到心尖部、胸骨左侧第三四肋间全收缩期杂音,“室间隔穿孔”而导致的心脏破裂成为她脑海中的第一印象。紧急联系床旁超声,探头下的表现证明了她的判断。经过心内科、心外科会诊后,大家纷纷建议稳定病情,经过1周的急性期之后再进行支架植入或外科手术治疗。于是, IABP成为李老稳定血压、佑护生命的重要“法宝”。
2月3日清晨,16床患者王女士在“永久性心脏起搏术”术后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意识已经完全清晰。因“暴发性心肌炎”在当地出现室颤,她随后很快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在当地进行紧急心肺复苏之后,她由心脏临时起搏器、呼吸机辅助治疗下转至我院CCU病房。刚入院时,管床医生和监护护士始终陪伴左右,生怕发生恶性事件。在我院植入永久型人工心脏起搏器之后,病人的心跳恢复正常。今日清晨,王女士收到来自爱人和孩子的祝福贺卡,满满都是喜悦。看着病人即将平安转出,张静主任的眼睛里也饱含着温暖与祝福。
对于CCU的“重症军团”而言,万家灯火的春节有着特殊的意义。来不及享受春节的祥和喜庆,他们就要投入到更加忙碌的工作状态之中。对于心脏重症患者而言,疾病的发作从来不会在预料之中,而对于生命的救治却要成为一场志在必赢的战争,而这就构成了CCU的春节“战备”状态。
在每场与疾病乃至死神的赛跑中,他们总是勇往直前、竭尽全力……对每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医务人员来说,赢得每场“生命保卫战”是他们内心深处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