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在有着“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年一度的心血管内科的饕餮盛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8)。开幕式的精彩自然不容错过,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大会不仅有中国的心血管专家,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仁们共同探讨心血管领域最具价值的研究和临床试验。
在第一现场直播间,由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冠心病二病区主任李牧蔚教授和杨清、姚永华、张文斌等国内知名专家共同主持的一场极具看点的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领域的热点学术话题备受关注。该学术讨论对中国心血管介入创新的探索,成为本次大会的亮点。李牧蔚主任在讨论中指出:DES(药物涂层支架)在临床的应用,显著改善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结果和预后,大大减少了再狭窄和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的风险。介入无植入改善了血管内的异物存留所导致的晚期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的问题。解决了是当前困惑介入医生的一些问题,如:支架再狭窄、开口病变、小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尤其是近期必须手术的患者、有近期有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或凝血异常的患者,应用DCB减少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时间,减少出血事件。同时,在临床尝试应用,内皮功能障碍及痉挛性心绞痛亚急性支架血栓及对支架过敏者,严重弯曲冠脉常规器械或技术较难以处理的病变类型等,DCB处理病变后,不改变血管构型,保持正常的解剖结构,DCB的诞生为部分弥补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为患者未来留下了更广阔的治疗选择。
目前DCB在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已经被广大医疗工作者认可并应用在临床中。然而DCB在其他类型病变中依然有广大的潜力亟待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