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罕有,“华中阜外”成功完成一例极少量造影剂冠脉介入手术
2018-05-17
浏览次数(4502)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冠状动脉是否狭窄,狭窄多少,它说了算!而冠脉造影中必须用到造影剂。


可是,有些人因为严重肾功能不全等原因,无法使用造影剂却还必须进行介入手术,怎么办呢?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的专家们给出了答案。


近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完成一例全省较为罕有的极少量造影剂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手术中仅使用了极少量的造影剂,与常规手术相比,相当于没有使用造影剂,且对身体几乎无影响。

66岁的曹大妈就受益于这项难能可贵的技术,不仅在危机情况下保住了生命,现在还恢复健康,顺利出院。


曹大妈的身体情况十分特殊,前几天才刚在体检中发现腹主动脉瘤,可还没等她住院接受手术,就突发腹痛,被紧急送往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


大血管外科病区主任张志东在与曹大妈进行术前交流时,了解到,她近半年来还有频发心绞痛的状况。张志东主任立刻判断出,如果贸然进行外科腹主动脉瘤手术,可能会对曹大妈的心脏极其不利。要想顺利进行外科手术,首先需要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让心脏情况稳定下来。


事情并未完歇。在住院后的检查中,曹大妈又被发现血肌酐296μmoI/L(女性的血肌酐正常范围为44~97μmoI/L),尿素20.4mmol/L(正常范围为2.0-7.1mmol/L),高出正常范围很多。医生询问得知,八年前曹大妈就被发现左肾萎缩,并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


曹大妈现在只剩一个肾在工作。若进行介入手术,含碘的造影剂随时可能加重肾功能恶化,引发急性肾衰竭和尿毒症。即便两项手术都成功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不手术,曹大妈的腹主动脉瘤是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而且心脏血管也随时可能梗塞,直接危及生命。


面对如此两难的选择,曹大妈和她的儿女们着实犯了难。


张志东主任了解到,在八年前,冠心病三病区陈岩主任曾为曹大妈进行过冠脉手术。张志东主任立即邀请陈岩主任来为曹大妈会诊。


陈岩主任仔细阅读了曹大妈以前的造影情况,又详细询问了她现在的病情。经过慎重的判断后,陈岩决定为曹大妈做一次尽量不使用造影剂的手术。


手术开始后,陈岩主任借助血管内超声,发现曹大妈的右冠状动脉迂回曲折,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钙化,在正常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也属于难度大、风险高的类型。因为使用血管内超声看到的是进行中的情况,实际手术时可能又发生了变化。脱离了造影影像的介入手术,对手术医生的操作技术和手术经验有极高的要求。


头发丝粗细的导丝在曹大妈的血管里游走,每一步都慎重至极。可是由于病变部位太过狭窄,陈岩主任带领团队使用预扩张等多种方式,导丝始终无法穿过病变部位。陈岩主任当机立断,在使用扩张球囊反复扩张后,仅仅在最关键部位注入极少量的造影剂,同时使用柔顺性更好、表面更光滑的guidezilla导管,终于成功通过严重钙化和迂曲的病变部位,精准地置入了支架。


手术后的曹大妈,心绞痛的症状明显地好转了,同时肾功能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尿量正常,次日复查肾功能和术前一致,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家属七上八下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一大半。


随后的腹主动脉瘤手术,在大血管外科病区主任张志东的手下,也如探囊取物一般顺利完成。


现在,曹大妈已经恢复健康,顺利出院。



对于严重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等造影剂不耐受患者来说,在手术中使用造影剂,是进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最大障碍。与传统的介入手术相比,这例手术用血管内超声几乎代替造影剂显影,只在极其关键的部位借助极少量的造影剂,看清导管的“必经之路”和患者的血管病变处,然后精准施放支架。


使用极少量造影剂的介入手术,为像曹大妈这样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带来了“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