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例,华中地区首例!华中阜外成功实施Ankura II新型覆膜支架植入术!
2018-06-27
浏览次数(4768)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6月21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现代化的复合手术室,又一个标志性技术诞生了:血管外科主任翟水亭教授带领专家成功实施华中地区首例Ankura II新型覆膜支架植入术!


这是自Ankura II 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应用临床以来,国内运用该支架实施的第二例手术。



















患者姓李,男性,44岁,来自开封通许县。几天前,突发胸背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被初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病情十分危重。当地医院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建议立即转到上级医院。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史帅涛博士接到基层医院专家的求助电话,急诊科立即派出救护车和医务人员支援。6月18日凌晨,李先生被紧急转运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入院后,紧急为患者进行主动脉CTA检查,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


































诊断明确,立即采取行动!




翟水亭主任带领李晓健副主任医师、逯党辉主治医师等研判患者病情,决定立即实施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




此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翟水亭主任脑海中闪现:有一种新型覆膜支架,在设计上有了很大改进,国内刚刚进入临床,如果能够应用到这次手术当中,患者就可以受益!




这种国际先进的支架就是Ankura II大动脉覆膜支架!该系统应用临床以来,国内只在北京有过一例成功的临床应用。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术前专家们做了完善的预案。
















6月21日上午,无影灯下,手术正式开始。手术由大动脉腔内治疗经验丰富的翟水亭教授主刀实施。麻醉后,切开并暴露患者左侧股动脉,自股动脉送入造影导管至胸主动脉。
















术中造影显示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与术前CTA检查相一致,患者左侧椎动脉起始于主动脉弓部,主动脉夹层第一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降部小弯侧,夹层假腔较为明显。


















虽然Ankura II 大动脉覆膜支架的应用,在国内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但翟水亭教授娴熟的手术技术使得手术过程有条不紊、非常顺利。




通过股动脉,新型的Ankura II 大动脉覆膜支架被准确地送入胸主动脉预定部位。最为紧张而重要的时刻到了,支架释放后,复查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主动脉破口封堵良好,手术成功了!




















新技术的应用使患者明显受益,主要体现在恢复速度上:在成人心外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的精心呵护下,患者于6月21日下午17:02清醒,19:20摆脱呼吸机。




















和传统技术相比,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支架远端对血管壁的过度扩张,避免血管壁损伤,能够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据翟水亭教授介绍,使用新技术完成手术,而且有很好的结果,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实施,相信会有更多患者受益。
















本次应用Ankura II 新型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成功实施TEVAR手术,显示了翟水亭教授带领的血管外科团队高超的技术水平。




自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开诊以来,在总院长胡盛寿院士带领下,医院开展了河南首例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实施的心脏移植手术、华中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国际先进的经皮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华中地区首例经皮肺动脉带瓣支架植入术(PPVI)等新技术,彰显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华中地区,乃至国内专业领域的技术引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