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首例,经皮肺动脉支架置入术在华中阜外完成!
2019-03-20
浏览次数(3108)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3月20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病房,一名叫大智的患者在出院时,高高兴兴地和医护人员告别。









大智的顺利康复,标志着华中地区首例经皮肺动脉支架置入术终获成功。





而在几天前,大智还是一个法氏四联症术后+严重肺动脉狭窄的危重患者。改变大智命运的,是一个国内外领先的新技术。


3月17日,在多学科专家的严密配合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首席顾问专家张戈军教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部主任、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教授等专家带领团队,成功实施一例经皮肺动脉支架置入术!


这枚小小的支架不但解决了患者肺动脉狭窄的问题,而且它还可以根据需要再次进行“长大”(扩张)。为患者实施可扩张肺动脉支架术,在整个华中地区尚属首例!



这名幸运的孩子叫大智,今年14岁,他的求医经历相当坎坷、励志。1岁时,他被查出心脏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必须立即进行手术,否则性命难保。


手术后,大智的命总算是保住了,但身体一直很虚弱。尽管如此,但大智身弱志强,学习很刻苦。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大智的学习成绩都一直名列前茅。因为对奥数特别感兴趣,他还报名参加当地的奥数比赛。


半个月前,大智感觉体力突然下降。家人赶紧带他到当地医院检查,超声报告显示:左肺动脉发育不良,右心增大、三尖瓣中度返流。专家说,肺动脉狭窄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处理的时候。如果再不解决,下一步就会逐步发展成为全身缺氧、心力衰竭!


经多方了解后,父母带着大智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找到范太兵教授。完善检查后,范太兵教授邀请多学科专家进行了会诊。因为孩子在1岁时进行过开胸手术,胸腔必然有严重的黏连,再次开胸风险太大。专家们一致认为,大智的情况最适合微创介入的方法进行手术。









大智的情况相当复杂,狭窄的部位刚好在肺动脉分叉的地方,给手术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张戈军教授、范太兵教授、韩宇博士等专家首先沿鞘管将支架推送至左肺动脉开口处,反复确认狭窄部位后,缓慢推送球囊及支架通过狭窄部位。









显示屏上清晰显示,支架顺利通过狭窄部位并成功扩张,将由术前的不足5mm左肺动脉成功扩张至13mm。术后造影血流通畅,远端肺血管显影良好,手术成功!





范太兵教授介绍,该患者左肺动脉起始部存在重度狭窄,长段发育不良。严重的狭窄会导致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右心室肥厚、增大,收缩功能普遍减低。明显增大的右心房、右心室容易合并心动过速性疾病,因此解除左肺动脉狭窄降低右心室后负荷是治疗的关键。


“肺动脉支架置入”是通过在肺动脉狭窄部位置入支架的一种新兴的微创技术。它能有效改善肺动脉狭窄,而且支架可以反复扩张,能够避免因生长发育导致的再次狭窄,是先心病介入领域新开展的治疗方法。

(文稿:邢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