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阜外举办“行动起来 终结结核”公益活动
2019-03-25
浏览次数(2543)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2019年3月24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

为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结核病危害性的认识,3月22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举办“行动起来 终结结核”公益活动,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传染病。


活动现场

疾控科副主任护师曹英、主管护师王岩向群众开展咨询活动,还通过悬挂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与小礼品等形式,将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到群众身边。医务人员共发放宣传册250份,小礼品200份,其他传染病健康宣教册300份。

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刘先生,得知医院举办预防结核病的活动后,专门到现场进行咨询。在交谈中,医务人员获知,刘先生的儿子在某高校读书。几个月前,突然咳嗽不止,用了各种止咳药也无济于事。后来,竟然被查出肺部有结核杆菌感染。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后费尽周折才控制住病情。

刘先生对医务人员说道:“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必要。不少人都和我一样,认为结核病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如果平时不加强防范,疾病就可能乘虚而入。”

专家声音

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副主任刘荣梅介绍,得了肺结核并不可怕,通过系统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她提醒,肺结核患者一旦确诊,应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坚持完成规范治疗,一般1个月以后传染性就会消失。在治疗期间,在自己体力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动。

结核病的症状比较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如果连续2周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低烧、消瘦、乏力、咳嗽、胸痛、气短、咯血等症状时,就要考虑结核感染可能,应当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

防治攻略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治疗,最终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形成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和社会。

为更好地防治肺结核疾病,专家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宝典”。

预防肺结核:

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避免面对他人

勤洗手,多通风,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房内要经常换气,人群密集的地方更要注意;

如果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平时多锻炼,提高免疫力。

治疗肺结核:

要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可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不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导致不治愈。

要联合用药。临床上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单一用药造成难治病人。联合用药必须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药物治疗,这样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

要适当的剂量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不给人体带来毒副作用。如剂量过大,血液的药物浓度过高,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特别对肝肾可产生毒副反应,剂量不足,血液浓度过低,达不到折菌、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一定要采用适当的剂量,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要规律用药,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大的顽固细菌。在治疗上必须规律用药,如果用药不当,症状缓解就停停用,必然导致耐药的发生,造成治疗失败。日后治疗更加困难,对规律用药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一顿不漏,决不可自以为是。

要全程用药,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过早停药很可能会“功亏一篑”,成为今后复发的原因。

所以肺结核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