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已至,蝉鸣渐起。5月11日-12日,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呼吸科主办的“第二届阜外华中呼吸疾病论坛”在绿城郑州召开。
国内数百位专家齐聚一堂,交流最新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技术经验及体会,提高专科医师临床水平,总结呼吸疾病各相关问题的诊断及其防治新进展、新经验,促进呼吸学科发展。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院领导吕凯声出席论坛。
院领导吕凯声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向大家介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发展情况。他说,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正在一步步向大专科大综合的方向发展,呼吸科是医院发展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呼吸疾病发病率高,已成为严重社会负担。如何提高基层医生相关技术掌握水平是现如今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次论坛搭建了良好平台,促进各位呼吸疾病诊疗专家相互交流,内容丰富、主题前沿,望大家目标一致,共同提升呼吸疾病诊疗水平。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晓菊说此次论坛将呼吸疾病的讨论按亚专科的形式分为:肿瘤、感染、介入三个板块。邀请相关领域内的一线专家,介绍呼吸领域的临床经验和最新进展、新手段、新视角;注重实操,手把手介绍呼吸内镜等设备的使用和临床应用、操作技巧。开拓学术视野,培训临床技能,为互联网时代的临床医师了解呼吸系统医疗技术发展,打开一扇窗。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呼吸科副主任陈献亮主持开幕式。
专家讲座 精彩纷呈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学科的变化悄然加速,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完善和丰满自己。学术报告环节大咖云集、精彩纷呈,数十位国内一线呼吸疾病诊疗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呼吸疾病诊治学术前沿。
肿瘤、感染、介入三个专场,每个专场都有自己的学术特色,为到场的专家和业务骨干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肿瘤专场上,南京鼓楼医院王立峰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提出新想法,独辟蹊径的讲解了免疫治疗该怎样进行疗效评估。河南省人民医院张晓菊教授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肺部结节的临床诊治策略》。江苏省肿瘤医院史美祺教授以《从KEYNOTE系列研究看免疫治疗的发展和挑战》为题,做相关学术报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亚红教授讲了《基层慢阻肺的筛查及工具》。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胡克教授从《肺癌脑转移治疗的优化选择》这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李玉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胡金龙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张景伟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刘子伦教授的报告题目分别是《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进展》、《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进展》、《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新进展》、《肺癌介入治疗进展》。
目光转向感染专场,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靖教授、南京医科大学无锡人民医院吴波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雷志丹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张金娥教授分别作了题为《mNGS(宏基因测序)诊断疑难肺部感染》、《介入诊断学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泛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治疗进展》、《金葡菌肺炎的影像学特点》、《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特点》,从感染的角度分析呼吸疾病诊疗中的最新课题。
除了肿瘤、感染专场,介入专场也是干货满满。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陈献亮教授深入讲解了《硅酮支架的临床应用》。厦门市第二医院柯明耀教授从最前端的视角分享了《气道支架放置后的并发症及处理》的相关内容。日照市中医医院张华教授以《内科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及巨型肺大泡减容术》为题做专题报告。煤炭总医院张楠教授的授课内容是《支气管镜相关大出血预防和治疗》。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唐培、河南省人民医院张群成、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张文平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赵云峰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董亮教授分别讲解了《经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技术简介》、《周围肺结节的诊断进展》《经气道冷冻技术的临床应用》、《新指南下慢阻肺患者的诊疗策略》、《慢性咳嗽与哮喘:理论与实践》。
实践操作 演练精兵
享受完丰盛的学术大餐,手术演示也让到场嘉宾看的津津有味。湖北宜昌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主任高保安为一位48岁的女士,行EBUS-TBNA手术。EBUS即超声支气管镜,是一种在支气管镜前端安装超声探头的设备,结合专用的吸引活检针,可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搭载的电子凸阵扫描的彩色能量多普勒,同时可帮助确认血管的位置,防止误穿血管。专家行云流水的操作让观看转播的参会者们赞叹不断。
手把手教学的实践课程更是让参与其中的业务骨干大呼精彩。本次论坛的手把手培训项目共有四项: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术,支气管镜下热消融术,TNBA、EBUS-TBNA术,硬质支气管镜技术。四路专家从不同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具体操作等方面,精准指导,让参加实践课程的医生们学到真正的技术。
两天的课程已经结束,在本届论坛上,各路专家以互动与发展为共同目标,从肿瘤、感染、介入等方面积极探讨,良好交流,研究呼吸疾病诊疗领域的新进展,对河南省呼吸疾诊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