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人员急性心梗频发,战疫之下如何关爱自我
2020-03-04
浏览次数(2816)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伴随着复工复产,新增新冠肺炎的数字越来越少。一直向好的态势让大家精神一震。

不过,疫情尚未结束,同志尚不可放松。

这几天,除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还有一些新闻让人免不得心中悲痛。

2月28日,周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突发急性心梗,因公殉职。

2月28日,宝丰县中医院院长助理兼医务科科长、宝丰县中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袁洋洋,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去世。


……


在抗疫一线上艰苦奋战的他们,因为过度劳累,栽在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手上。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肌坏死,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中原名医、华中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高传玉教授介绍说,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有很多,过度疲劳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

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就指出,每天感到身心疲惫的人发生心梗或猝死的危险较高,其预测急性心脏病的价值甚至超过了高血压和吸烟等传统危险因素。



过劳一方面会让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会诱发斑块破裂。不仅是过度的体力劳动,连续紧张的脑力劳动也一样是诱发心梗的高危因素。

除此之外,情绪、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大量饮酒等因素也会诱发心梗。

高传玉教授提醒大家,在战疫一线,大家都很辛苦,无论是身体和精神都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过度疲劳。

当身体出现下列信号,一定要提高警惕,严防心梗找上门。

信号1.心绞痛

大多数心梗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心绞痛症状,运动时伴有心悸、气短、胸痛等前兆,就应警惕心梗的可能。

信号2. 胸闷

如果平时身体健康,突然感到胸闷不适,胸部好像被重物压着一样透不过气,就要提高警惕。



信号3. 疲劳

熬夜是现在许多人的习惯,有的人甚至连续熬夜,严重破坏了生活规律,经常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如果在充足的休息后还是感到疲劳、嗜睡,也有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前兆。

信号4. 不断冒冷汗

如果在没有运动的时候却突然不断冒冷汗,尤其是颈部、背部、手心或者脚掌有大量出汗的话应该提高警惕。



信号5. 极度虚弱

突然感到虚弱和疲惫,但并没有激烈运动、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诱因。这可能是因为心脏供血出了问题。

心梗虽然来势汹汹,但在生活上面多注意,还是可以做好预防。

1、劳逸结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度劳累,要劳逸结合,尤其是年轻人不要经常熬夜,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到工作与休闲两不误,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2、合理饮食

应少吃多餐,避免摄入太多的盐,避免暴饮暴食。多吃低脂肪、水果、高纤维素食物。戒烟戒酒,饮食中尽量选择一些具有降血脂效果的食物。

3、情绪稳定

据调查,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发作的最大原因是情绪过分激动。预防心肌梗塞平常要注意情绪稳定,凡事看得开想得开不要过分纠结。

抗击疫情,任重道远。希望奋战在一线的每一个人,更多一点关注自己的健康,更好休息才能更好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