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啥?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心力衰竭、动脉栓塞、脑卒中等
都是房颤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这么可怕吗?
对,在心脏里胡乱游走的电流
就是这么可怕。
在华中阜外医院,房颤“一站式手术”应用广泛。让更多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张先生今年65岁,来自许昌。他的第一次胸闷出现在11年前。不仅胸闷,脸部和下肢还浮肿的厉害。稍一活动,症状就更严重了。
在当地检查显示为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后胸闷缓解,张先生很快就回归正常生活。
消停了几年后,张先生的心脏又时不时的冒出些毛病。
4年前,体检时发现心房颤动;
1年前,胸闷、气喘再发;
1个月前,胸闷加重,下肢再次水肿,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总是觉得呼吸困难。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张先生来到华中阜外医院。
评估病情后,心律失常二病区主任医师赵永辉教授认为,张先生的情况既要实施射频消融,又要进行左心耳封堵。一站式进行这两项治疗,是对患者最佳的方案。
很快到了张先生的手术日。
由于张先生是一位房间隔缺损外科修补术后房颤病人,曾经做过的心外科修补术,让他的手术操作上难度增加。
术中,赵永辉教授精准操作,最终仅仅花了半个小时为张先生完成封堵。
无独有偶,与张先生同一天进行手术的王老先生也需要接受射频消融和封堵左心耳。
王老先生是13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在一次活动之后,竟然还晕厥了四五分钟。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进行正规治疗。三个月前,往日的症状又再次出现,并且左边背部非常疼痛。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来到华中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二病区。
王老先生是长程持续房颤病人,心耳位置非常低接近二尖瓣环,普通的手法很难到达。术中,赵永辉教授通过优化房间隔穿刺位点,最终从左侧股静脉成功为王老先生完成“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
两例病人的左心耳封堵
赵永辉教授介绍,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比普通人高五倍,90%以上血栓的形成与左心耳有关。
近年来,随着房颤诊疗技术的发展,新型抗凝药物、新型介入技术如房颤压力导管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等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使房颤治疗更加安全有效。但如何达到房颤患者治疗的最优化、如何解决房颤治疗中抗凝和出血的矛盾问题,还是临床面临的新挑战。
“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的常规开展,为众多房颤患者降低脑中风风险提供了更先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房颤“一站式手术”一方面可以通过消融维持窦律,另一方面通过封堵有效降低卒中风险并避免口服抗凝药带来的出血风险。对于高卒中风险、伴有抗凝高出血风险的患者,或因身体因素而无法长期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可从源头上避免卒中发生及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生命安全。
由于在房颤“一站式手术”上的优异表现,近日赵永辉教授被授予“WATCHMAN左心耳封堵全球带教专家”荣誉资格。
自医院独立开展这一技术以来,赵永辉教授仅用1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全球带教资格,完成了各种类型左心耳封堵近50例,其中不乏高难度心耳封堵,得到了同行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