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心脏起搏器是心律失常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起搏器也随着科技的发展日益更新,对患者越来越友好。
可是起搏器的植入并不是终点,它还需要你对它的关注、关心、关爱,否则…
郭奶奶今年84岁。10年前,总感觉自己的心脏“跳的慢”,还会有乏力、胸闷、气促各种不舒服的感觉。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在医生的建议下,郭奶奶接受了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她的生活恢复了正常,快快乐乐的享受乐龄时光。
去年冬天开始,郭奶奶陆陆续续出现烦躁、胸闷、乏力,哪哪都不对,浑身感到不适。正当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郭奶奶的大女儿突然想起医生曾经交代她的话: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异常,就立即带她到医院进行起搏器程控。
没敢耽搁,郭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立刻前往华中阜外医院就诊。
在心肺功能科进行起搏器程控检查时,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
郭奶奶的起搏器电池电量即将耗竭。
现在之所以烦躁的情况,很可能与起搏器目前的起搏工作方式有关。程控信息显示,目前为了减少电量消耗,以延长电池寿命,起搏器自动进行了模式转换,使得起搏频率变慢,因此郭奶奶会感觉心跳不适、胸闷。
随即,郭奶奶办理了住院手续,进行了起搏器电池更换。
术后,老人又恢复了正常生活,开开心心回家去。
起搏器电池耗竭会影响患者的心率,甚至可能会发生危险。咱们普通老百姓怎么能判断起搏器电量减低?工作异常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程控”这个重要的环节了。华中阜外医院心肺功能科副主任吴蕊这样解释:起搏器是一种精密的植入性器械,有复杂的工作程序。它就好比一辆汽车,需要定期去4S店进行保养、检测,调整相应的参数,使这辆汽车以更恰当的方式工作。程控就是给起搏器定期“保养+检修”。
一般来说,起搏器程控的时候主要关注:剩余电量、基本参数设置及优化、心律失常事件的诊断。
那么要多久来程控一次呢?吴蕊副主任提醒道:就像汽车到了该保养的时候需要车主自己主动去4S店一样,起搏器的程控也是需要患者自己主动去医院完成的。一般来说,随访周期的间隔,做到“两头紧,中间松”。
意思是,首次植入起搏器后1个月就需要进行程控。术后1年之内,建议3个月1次;手术1年后,每年1次即可。如果剩余电量少于半年时,建议3个月1次。
起搏器的定期“程控”非常重要,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重视这个环节。
57岁的周先生前段时间因“间断胸闷、头晕3年”入院,诊断为“三度房室阻滞”。为解决他的问题,医生为周先生植入了“双腔起搏器”。
进行第一次起搏器程控前,周先生对程控的过程略微有些不安。随后,医务人员跟周先生详细解释起搏器程控的工作原理和重要性,解决了他内心的疑惑后,医生交代了周先生下次程控的时间,他此后按时积极主动的来找大夫,看看自己的“起搏器”工作的好不好。
55岁的张女士,有良好的自我记录起搏器意识。每次前来程控的时候,张女士都会拿出自己的程控随访本,本子上有医生记录的近几年每一次程控时的参数,一目了然,能让医生在短时间内对她的起搏器有更好的了解。这种负责的“程控习惯”不仅方便医生了解病情,更是对自我的负责。
所以说,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定要对它多加关心。
当心脏有不舒服时,莫害怕、莫慌张,及时来医院进行起搏器程控,有可能就能解决你的问题。
温馨提醒:华中阜外医院心肺功能科设有专门的起搏器随访中心。有需求的患者,在工作日时段您都能来瞧瞧您的起搏器状态,也可以拨打0371-58680596咨询您的问题。此外,起搏器床旁程控工作也已开展。
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程控习惯,让植入起搏器后不再迷茫。
| 文稿:邵夏炎、朱之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