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县级医疗机构胸痛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县级医疗机构急性胸痛救治水平,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5月30日,河南省胸痛中心基层急诊规范化救治培训会议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召开。
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邵凤民教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红星,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高传玉教授,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管小玉主任和姬娜老师,及各市县心血管疾病及急救等相关专业主管院领导及科室主任及骨干人员参会。
大会邀请国家胸痛中心总部及武汉认证办公室相关专家就目前胸痛中心建设的热点话题进行现场讲解,邀请国家知名专家对急性胸痛急救指南解读,并传达了贯彻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县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
大会开幕 助力基层
邵凤民院长说,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从开诊伊始,就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并联合全省219家县级医疗机构组建了河南省胸痛中心联盟。作为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单位、河南省胸痛中心联盟和河南省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小组的组长单位,医院一直致力于引领、帮助、带动各县市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此次会议邀请国家胸痛中心总部及武汉认证办公室的专家,就目前胸痛中心建设的热点话题进行现场讲解,并解读急性胸痛最新指南。希望各位代表抓住机遇,加强交流,学有所获,共同进步。相信今天的会议一定会进一步推动河南省胸痛中心的建设,为提质提速健康中原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红星处长指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领导高度重视胸痛中心建设工作,河南省的胸痛中心建设工作走在五大中心建设之首。胸痛中心的建设对于加强各级医院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胸痛救治水平,促进我省健康工作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信本次会议一定会对我省下一步的胸痛中心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希望全省所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牢记“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意识到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性。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促进我省胸痛中心建设、运行向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迈进。并通过创建活动上下贯通、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协力前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心”病的问题,为河南百姓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郑晓晖教授提出河南省胸痛中心建设建设目标及规划:
★ 完善河南省急性胸痛协同救治网络体系。
★ 在18个地市开展以地市中心医院,省三甲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区域推进会,更进一步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完善救治网络,提高救治水平。
★ 对108个县,50个市辖区的区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开展心梗救治指南基层巡讲活动,规范基层医院救治技术。
★ 对1821个乡镇,599个街道的 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加强技术指导,提供帮扶。
学术交流 干货满满
中国胸痛中心总部主任管小玉详细讲解了《胸痛中心随访管理流程及要求》。他说,近年来,通过胸痛中心建设,患者的救治时间进一步缩短,救治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下一步,希望各胸痛中心能够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胸痛中心随访管理体系,提升管理内涵,尽快确立中国胸痛中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访管理规范化流程,开展患者随访,对胸痛患者全程闭环管理,持续强化胸痛中心建设内涵。
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姬娜围绕《胸痛中心数据库如何自查》进行深入讲解;中国胸痛中心武汉区域认证办公室主任张勇教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胸痛中心流程图规范化制作》。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玉善、刘新灿分别讲解了《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急性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的处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余宏伟解读了NSTEMI诊疗指南的更新。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郑晓晖教授、陈献亮教授、张志东教授、付海霞教授、马曹、张建红等专家,分别就《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策略与挑战》《急性肺栓塞的最新指南》《主动脉夹层的诊治》《高危心电图的识别与处理》《急诊PCI药物球囊的应用体会》《胸痛中心质控指标解读》等内容进行现场解读,为与会者带来满满的干货。
高传玉教授总结讲话,他说,胸痛中心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一项政府期望、老百姓获益的浩大工程。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由急诊科牵头,统筹院内医疗资源,不断改进、优化流程,对核心科室、辅助科室及后勤人员全覆盖培训。作为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单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通过社区宣传及基层医院培训等方式,紧密联系基层医院,发挥区域优势,扩大胸痛中心网络辐射范围,努力为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建成一条真正的绿色通道,挽救急性胸痛患者的生命。
此次专题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胸痛中心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梳理了胸痛病人处理的最新指南,夯实了处理过程的要领。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河南省胸痛中心基层急诊规范化救治培训,能进一步提高县级医院急性胸痛诊疗水平,规范县级医院诊疗流程,提高县级医院心血管防控能力,让更多的胸痛患者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