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的郑州,天气晴好,阳光灿烂。
在党政军群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援下,备受社会瞩目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正以惊人的进度加速重启。
走进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困难在哪里,危险在哪里,党员就到哪里,党旗就飘到哪里!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大转运和重建过程中, 一个个感人故事、一声声赤诚倾诉、一滴滴滚烫泪珠,为我们诠释了“一句誓言一生作答”这八个字的千钧分量。
有我火箭军,人民请放心!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可爱的人民子弟兵吸睛无数,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7月21日,火箭军某部救援官兵接到救援任务,火速驰援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作为第一批前来救援的官兵车辆,能开到哪个位置,积水到底有多深,并不清楚。
一位火箭军驾驶员凭借着过硬的技术,驾驶车辆在洪水中艰难行进,多次涉险后,最终才抵达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并将具体路况通报给后续车辆,为救援趟开了一条生命之路。
这位“最牛”驾驶员叫王赟赟,是火箭军某部的一名战士,也是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就是人民子弟兵,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军人我在前。在驰援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火箭军庞大队伍中,还有一个年轻战士,他叫赵鑫,来自河北廊坊,今年25岁,2020年6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26日,他在搬运桌椅时,手臂受伤渗血。医生为他的手臂消毒后,赵鑫又投入到紧张的医院“重建”工作中。
7月28日上午11时,火箭军某部的战士们刚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地下室完成消杀工作。经过短暂的换药和调整,他们将对病房楼的2-19层进行全面消杀工作。
脱下口罩,一个个年轻的面孔显露出来。
他叫张奥迪,来自安徽,再过两个月才满20岁。尽管很年轻,但他已经是入伍一年的“老兵”,在部队里早已锻造出钢铁般的意志。穿上防护服,背着重达数十公斤的药桶,从2楼爬到19楼,对所有病房进行消杀。
“这些病房马上就要迎接患者入住,所以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张奥迪俊朗的眼神里充满了刚毅。
火箭军某部指导员韩志鹏说:“这批00后,是特别有创造力,特别有韧劲儿的一群人。”
在医院培训楼一楼,几位穿着白色体恤衫的志愿者正为火箭军官兵义务修剪头发。本次活动的组织着叫张建堂,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一名退伍老兵。
当得知火箭军官兵驰援医院后,张建堂组织志愿者来到医院,免费提供理发服务。
张建堂自豪地说:“爱党爱国,有时候就体现在一些小事上。我们志愿者携起手,通过不断地做一些日常的小事、好事,让星火的爱满人间,用感恩的心温暖整个世界……”
战场的党旗分外鲜红夺目,战斗中的誓言尤为震撼心灵。7月23日,庄严的“火线入党”宣誓仪式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举行。来自郑州、商丘市消防救援支队的16名战士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战场就是考场,面对极为罕见的极端强降雨,河南消防救援队伍青年指战员在肆虐“洪魔”面前,主动请战、勇挑重担,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对标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口豁得出来,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屏障”,用“打仗有我、打赢看我”的主角意识接受组织的考验,吹响了向党员看齐、与死神赛跑的冲锋号。
7月22日8时40分,商丘市消防救援支队援郑突击队接到总队命令,调派17人赶赴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运送物资、营救伤员,勘察地型、制作预案。4艘冲锋舟、2台水陆两栖救援车,成为灾后第一支到达医院的专业救援力量。
在这个队伍中,有一个入党14年的“老队员”,名字叫李星,他带着队伍,利用1艘冲锋舟、1艘水陆两栖救援车,抓紧营救迫切需要救助的人员。
他们帮助医院成功把患者安全有序转移后,李星和队员们又开始了紧张的消杀、排涝工作。
来自湖南、湖北、江苏、山东等省的消防救援队,纷纷以共产党员为主体,成立抢险突击队,数台“龙吸水”等大型排水设施日夜不停工作,用最快的速度把地下室的积水抽走,确保医院能够尽快复工复医。
7月28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东侧,一面鲜艳的党旗在风中飘扬。在党旗下,十余名专业人员正在修复电力设备。他们是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的专业工程师,他们开着各种工程车,携带各种装备,全力以赴帮助医院尽快恢复电力。
7月28日一大早,以共产党员为骨干,200多名工程师、技术人员,分成7个小组,深入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进行作业。
福建省地处沿海,经常受台风暴雨侵扰,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应对此类问题上有着丰富的经验。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刚说:“我们这次调派大功率排风机、烘干机、高压清洗机、集群电话等应急装备,具有很强的独立作战能力。我们将按照边供电、边抢修的原则,最大限度保证医院用电。”
他们、他们、还有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
灾情一线践初心,迎难而上担使命。在驰援受灾医院的战场上,在支援医院“重建”的最前线,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给无数人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