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呼吸一般在2万次以上
你能想象
当你的气道堵塞
会有什么影响?
呼吸不顺?
疼痛难忍?
还是生命逝去?
近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陈献亮团队为一名88岁的老人急诊切除巨大气道肿物,帮助老人畅快呼吸。
马女士来自内黄,今年已经88岁高龄。
一个月前,马女士受凉后出现咳嗽,而且剧烈咳嗽时还有黄色粘痰。休息时症状减轻,马女士也没有进行治疗。
十几天前,马女士咳嗽加重,前往镇卫生院进行治疗。大夫为马女士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但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
上周五,是马女士平常的一天。
下午和邻居搓了会麻将,遛了会弯就回家吃晚饭。
与每一天都没什么不同。
但,凌晨2点左右,事情不平常起来。
马女士突然感觉呼吸困难,仿佛有人用手勒住了她的脖子。
虽然这段时间马女士会咳嗽、胸闷,但从出现过如此严重的呼吸困难。
情况紧急,马女士立即急诊转往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程相松接诊后,为患者完善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右侧颈根部占位,颈部气管内异常高密度影。需要立即手术,切除肿物。
呼吸内科副主任陈献亮听取病情后,与程相松主治医师讨论手术方案,决定在全身麻醉下,通过硬质支气管镜进行气管肿物切除术的方案,并对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制订了周密的应急预案。
当气管镜进入马女士的气道时,医生发现,马女士的气道肿物比CT结果显示的还要巨大。这个巨大的气道内大肿块已经把气道开口堵塞了95%,只为气管留了一丝缝隙,外面的空气进不来,里面的空气出不去,巨大的肿物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把马女士的气管堵了个严实。
像马女士这种严重的情况,对术者的操作精度要求极高,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大出血。
陈献亮主任医师、程相松主治医师谨慎操作,1小时后,马女士的巨大气道肿物被切除干净,医生为她植入一枚支架,持续保证她的气道通畅。
经过2小时抽丝剥茧般的治疗,手术成功。次日,患者呼吸自如,能够下床自主活动。
术前术后CT对比
陈献亮副主任介绍说,支气管镜下气道肿物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可快速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并为争取下一步治疗创造机会。
随着电子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等微创治疗手段的丰富,以及高频电刀、氩气刀、冷冻等内镜下治疗技术不断成熟,微创手术在呼吸道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手术可在内镜下完成。
气道肿物会造成气道梗阻产生气急和呼吸困难,病人可见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可窒息。病人一旦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的症状,一定抓紧时间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