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反向,医学专家打通心脏“生命线”
2023-06-25
浏览次数(1578)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73岁老人心脏右冠完全闭塞、钙化,基层医院多次尝试未能开通,病情十分危急……

近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三病区安松涛主任医师等专家,精准操作介入导丝,经过两次“逆向”,一次“反向”,成功打通了患者心脏的“生命线”。

这名73岁的女性患者姓张,来自原阳县。

9年前,张女士走路活动时出现胸闷、胸口沉重等症状,休息几分钟后自行缓解。自出现症状以来,未对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有效干预。

数天前,张女士胸闷、胸痛症状突然加重,急送当地医院做心脏造影,结果提示右冠脉中段闭塞。当地专家积极治疗,并多次尝试开通未果,遂建议转到上级医院。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三病区安松涛主任医师等专家接诊后,发现患者病情的确十分棘手。如果选择搭桥手术,患者年龄大,基础条件差;如果选择介入手术,完全闭塞、钙化的右冠,会给手术带来巨大困难。



经过深入分析,充分权衡利弊后,安松涛主任医师决定迎难而上,为患者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由于右冠闭塞段入口转折合并严重钙化,正向开通闭塞血管非常困难,外院正向尝试失败也证实了这一推断。

既然正向无法开通,那就另辟蹊径,选择“逆向”。安松涛主任医师精准操作,先选择心内膜侧枝,反复多次,导丝终于通过了极度迂曲的间隔支侧枝。

开始一切都比较顺利,就在专家们觉得成功在望的时候,一个意外的难题却横在面前。因为逆向通道严重迂曲,导丝出微导管远端后操控性极差,严重影响导丝的操作,正逆向导丝虽近在咫尺,却无法“会师”,导致逆向操作无法完成。

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专家们锲而不舍、二次再战,这次选择了心外膜侧枝。这根血管头发丝般纤细,手术操作难度很大,极易造成穿孔。专家们凝神聚力,小心翼翼把导丝穿过去。



逆向导丝终于穿过闭塞段,但是困难再次来临,由于闭塞段迂曲钙化,微导管无法通过。不过这些困难压不倒专家们,他们尝试反向Rendezvous-逆向导丝穿正向微导管,使左右双侧的微导管实现了“对吻”。

经过两次逆向和一次反向,专家们终于成功建立轨道。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全程弥漫性钙化并多发钙化结节,选择1.75mm和2.0mm两个磨头高速旋磨,血管内超声确认钙化环打开,顺利植入支架。



术后第二天患者,患者症状即明显缓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CTO(闭塞病变)因其成功率低,并发症高,被称为冠脉介入领域“尚未被攻克的最后堡垒”。

安松涛主任医师师从葛均波院士,在高传玉副院长和陈岩主任的指导下,他娴熟掌握逆向导丝等先进技术,使CTO的成功率提高至90%以上,近年来已成功救治800余例CTO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