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第三届心肺护航—河南站胸部重大疾病早筛早诊早治公益培训项目在郑州举行。
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知名影像及心肺功能专家齐聚郑州,交流经验、成果。
第三届“心肺护航—河南站 胸部重大疾病早筛早诊早治公益培训项目”旨在通过系列专业课程的培训,提升对胸部重大疾病的早防早治意识,加快低剂量CT“一站式”胸部重大疾病早筛早诊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健康中国”进程。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士远教授表示,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确诊慢性病人近3亿,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8.5%。而其中又有60%的死因是来源于胸部的重大慢病。“心肺护航”项目,其内容覆盖胸部重大慢病筛查、诊断、治疗、管理等全流程,面向全国,对患者进行教育、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育。希望通过“心肺护航”项目的不断推进,帮助更多的人。希望项目开展过程中要重视多学科合作,积极走入地市级医院,扩大项目覆盖面。基于实战,有效互动,实实在在提升胸部重大慢病的诊治和防控。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院长郭智萍教授表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是部省共建项目、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是医院与研究中心一体规划建设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放射科正在加快打造胸部影像医学的“高地”,同时也在胸部疾病预防控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胸部重大慢病作为慢性病发的集中部位,包括缺血性心脏病、慢阻肺、肺癌三大疾病,其死亡率占比和死亡人数排名第一,且目前尚无既经济又有效的手段和统一的标准进行早筛早诊。来自全国的相关领域专家,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发,奉上一场“心肺护航”的学术盛宴。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范丽教授分享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部CT检查及评价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兴国教授解读《心肺运动试验实验室统一质控、规范化操作和判读》;上海瑞金医院周敏教授对《慢阻肺心肺功能一体化长期管理》进行讲解;医智源健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王平分享的内容是《胸部CT一体化定量技术进展与临床意义探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谭宇主治医师主要解读《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肺功能不全诊疗矛盾多学科协同优先解决方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熊曾副主任医师为大家提供了《多学科MDT及数据库平台在胸部重大疾病中应用经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张优博士分享了《心肺流调与全程管理》;河南省人民医院李永丽教授的授课内容为《慢病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全国知名相关专业专家的精彩授课,为参会同道带来了前沿理念。他们分享先进经验、研究成果,有利于实现一次扫描同步完成冠心病、肺结节、慢性阻塞性肺病定量评估和预警预测,提高早期预警、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