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晚间,郑州某公园,一名3岁多儿童溺水。关键时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护师刘倩和丈夫迅速上前施救,成功挽救了孩童的生命。
当天晚上,凉风习习,公园里人流如织。公园旁边有一个水池,吸引很多儿童嬉戏玩乐。
晚8时许,刘倩的爱人韩先生不经意间的一瞥,突然发现异常状况。
水池里,一名儿童头埋在水里面,手脚扑腾,逐渐不再动弹。“有人溺水,赶紧救人!”韩先生顾不上脱衣服,扑通一声跳进一米多深的水池,迅速把孩子抱了起来。
抱出来一看,溺水儿童已经没有生理反应。
韩先生赶紧把小孩倒立,让他吐水,并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抢救。
几口胃内容物从孩子口中涌出,但孩子仍然没有反应,意识丧失。
刘倩护师冲上前去,摸着小孩的颈动脉,趴在小孩的胸口上听心跳,发现心脏无搏动,胸廓无起伏,就立即给予心肺复苏。
1次、2次……
刘倩护师跪在地上,对溺水儿童进行心肺复苏。一轮按压后,做两次人工呼吸,孩子仍然没有任何反应。
“谁家的小孩?”“快找家长!”“赶紧打120!”周围聚集了不少热心群众,他们急切呼喊着,寻求更多的帮助。
没有反应就再来一轮。刘倩双臂发力,把教科书式的心肺复苏发挥得淋漓尽致。
做到第三轮心肺复苏的时候,孩子“哇”的一声吐出脏水,慢慢恢复了心跳和意识。刘倩护师松了一口气,立即给予孩子侧卧位,防止误吸,并且一直守护在旁边,观察孩子状态。
“过来了,过来了!孩子得救了!”热心群众一片欢呼,纷纷称赞救人的美小护刘倩和韩先生。
友情提醒
溺水已成为威胁人类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因此,对于发生溺水的个体,现场急救至关重要。
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溺水者来说,标准的心肺复苏操作能提高溺水者的成活率。
按压部位为胸部正中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将一手掌置于胸部中央,另一手置于其上,手指互相紧扣。需要注意的是:按压时,双臂要伸直,并与手掌成90°角垂直下压,身体以髋关节为支点。
按压速度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胸壁完全弹回后,进行下一次按压,避免倚靠,手不能离开胸壁。
提醒家长
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孩童溺水因为体力不如大人,很难像电视剧或电影演出般的猛烈拍打水面或挣扎。
假如发现孩子眼神呆滞,看似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或泳池边,你要主动询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没有回答,很有可能就是已经呛水到半失去意识,要马上把孩子抱上岸请求协助。
发生溺水也就是二三十秒的时间,这期间从水面上很可能看不到任何踢腿动作,二三十秒后,溺水者很快就会沉下去。因此打捞上岸的关键救援时间,只有几十秒至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