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我院急救知识科普培训闪耀河南2023年全国科普日″
2023-09-17
浏览次数(1498)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9月17日,由河南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和省卫生健康委等20个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开展一系列科普专项行动。

活动现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设立专门展厅,以图、文、视频、展演等形式全面立体化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健康科普知识。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医务人员现场展演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方法等各种急救措施,吸引了很多群众涌进展厅参观、学习。

心脏一旦骤停,4分钟之内开始心肺复苏,存活率为50%左右。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即使有幸生还,脑细胞也会不可逆性受损。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白向威、护士郑小占等医护人员为科技馆志愿者进行了急救培训。医护人员通过讲解和现场操作,使大家掌握了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的操作要领。

“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叫腹部冲击法。当有人发生异物窒息时,身边的人先从背后环抱患者,握拳抵住其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再向上推压,利用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排出,使人获救。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苏丰鸣,主管护师于风景、程梅,护师李昕倬详细演示了成人和小儿“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深入浅出的解说和互动,吸引不少大人和孩子上台现场操作。

AED看上去“高大上”,好多人都没接触过,但是它却是一台十足的“傻瓜机”,操作十分简单,就算是第一次使用也无需担心。经过医护人员的仔细讲解和操作演示,不少群众很快就学会了使用方法。

“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和AED的操作非常有用,如果每个人都掌握的话,肯定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带着孩子参加这样的科普活动,我感到非常的有意义。”活动现场,学会急救操作的一位女士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赞扬。

据了解,2023年河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采用“1+N+云”的活动方式举办。主场活动及启动仪式设在河南省科技馆新馆举行。

主场展览展示共分为三大板块:人工智能”专题展展示元宇宙、脑机技术、人形机器人等先进装备;“科技惠民”专题展展示健康河南、美丽河南、乡村振兴应急安全等成果;“科普嘉年华”互动区以互动体验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