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是第十个“中国心梗救治日”。11月19号,河南省胸痛联盟在郑州召开胸痛救治单元推进会议和胸痛救治单元培训启动会,加速胸痛救治网络全覆盖 ,进一步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
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推进胸痛中心建设,截至11月,全省二级以上医疗单位胸痛中心已经认证214家,数量和质量名列全国第一,实现了全省18个省辖市全覆盖,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胸痛救治网络。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2020年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00%和45.8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等特点,极易造成患者死亡。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首席专家高传玉教授表示,今年“中国心梗救治日”的活动主题是:“心梗拨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1120寓意有两个:一是“有胸痛,我要拨打120”;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如患者第一时间被送至医院,按胸痛急诊的流程诊治,势必会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抢救无效死亡的悲剧是可避免的。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是河南省推进胸痛中心建设的牵头单位。多年来,河南省有序推进胸痛中心在内的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制定评价细则,成立规范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推广关键适宜技术,规范诊疗行为,实现了从院前急救到院内多学科联合救治体系的畅通运行,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从过去的“患者等医生”转变成今天的“医生等患者”。
胸痛救治单元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基层医疗机构,它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胸痛患者,通过心电一张网将心电图传至县医院,真正做到急性胸痛救治的无缝连接。2022年省卫健委印发《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与管理指南》,全省共有113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了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目前其中271家通过验收,名列全国第二名。
全面有效地建设心电一张网,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发病到见到医生时间的最好办法,是胸痛中心建设接近病人最前方一公里的快速识别和诊断工具。2023年5月19日,全国心电一张网·心电诊断中心—河南省全省模式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启动,河南省成为全国首个建立“心电一张网”的省份。构建“防、筛、管、治”一体化的心电一张网河南模式,让优质医疗贴近群众,助力急性心梗救治再提速。
据高传玉教授介绍,2022年我省共有9万多例高危胸痛患者进入了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县域高危胸痛患者占比达55%;2022年县域急诊PCI例数8594例,比2017年增加了36.7倍;再灌注比例由2017年的66.29%提升至90.63%。换言之,全省至少有5万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副处长刘笑天表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推进胸痛中心相关工作,重点是加强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三级综合医院100%建成三级中心;加强救治单元的培训和评审,保证关键技术规范开展、稳步提升、持续改进;强力推进心电诊断中心建设,确保每一位公民出现“肚脐眼以上,鼻尖以下部位不舒服”时,有机会及时接受心电图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