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3年《ACC/AHA/ACCP/HRS心房颤动诊断和管理指南》在美国心脏协会官方杂志Circulation(IF=37.8)与美国心脏病学会官方杂志J Am Coll Cardiol(IF=24)重磅同步发表。
该指南由多个国际协会共同发起、审议并全球发布,每4-5年更新一次,是全球心律失常领域公认高水平的权威指南,是业内临床适用与研究的重要参考。
研究亮点
心房颤动(房颤)是21世纪亟需攻克的心血管疾病堡垒,心房扑动(房扑)与房颤就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两者密切相关,经常互相转化,又同时增加患者脑卒中、心力衰竭及心血管死亡风险。既往文献资料显示,典型房扑导管消融术后1年新发房颤发生率约25%,2年时发生率升至49%,预测典型房扑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对于指导此类患者的随访及用药至关重要。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王现青团队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多年来关注并开展相关研究。陈珂博士通过多年临床手术积累及随访发现,HATCH评分系统(包含高龄、高血压、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力衰竭等危险因素)能有效预测典型房扑导管消融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风险。对于 HATCH评分较高的患者,王现青教授团队在典型房扑导管消融过程中,同时行房颤消融,该联合消融策略能显著减少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风险。
这项临床研究首次提出,HATCH评分可预测房扑消融后新发房颤发生,对于这类患者的手术策略及术后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单位均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为原创性研究成果。
王现青教授团队的临床研究成果被国际权威房颤指南写进正文引用并推荐,标志着该团队的临床研究水平获得了国际认可,具有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