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国家队专家,感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4月30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72岁患者尹女士庆幸地说道。
几天前,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国家队”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兼一病区主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特聘专家张戈军教授,会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主任韩宇等,成功为她实施华中地区首例LAMPOON+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
尹女士来自新乡市红旗区,长期遭受心脏疾病困扰,多年前因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做过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型手术。
2个月前,尹女士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症状略有减轻。
2周前,尹女士胸闷、气短症状骤然加重,家人赶紧带他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找到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主任韩宇博士。
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专家们发现,患者病情十分危重,二尖瓣生物瓣已经严重衰败,左心房增大到正常人的两倍多,多脏器濒临衰竭,身体极度消瘦,处于“恶液质”状态。
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必须尽快解决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问题。
对尹女士来说,行外科开胸手术风险非常高。张戈军教授、韩宇主任研讨决定,为她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
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手术,是新的介入瓣膜将旧的外科瓣膜推至瓣架外侧,导致介入瓣膜形成新的裙边,收缩期左室流出道面积减小,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分析术前CT结果显示,如果直接实施“瓣中瓣”置换术,很容易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破解这个难题,张戈军教授、韩宇主任,决定运用二尖瓣前叶撕裂术(LAMPOON),通过体外电凝应用导丝在体内对瓣叶进行切割,拓宽新左室流出道面积。
专家们精准操作,顺利对瓣叶进行切割后,成功为患者实施了“瓣中瓣”置换术。
张戈军教授、韩宇主任大胆精准操作,细长灵巧的导丝从股静脉出发,建立生命通道,经过房间隔、跨瓣,准确地把人工瓣膜输送到预定位置。
造影结果显示,新置入的二尖瓣启闭正常,无任何反流,整个关键手术过程仅用时40分钟。
目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胸闷、气短症状消失,即将康复出院。
张戈军主任介绍,心脏瓣膜病是我国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其主要治疗方式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然而,随着人工生物瓣应用的逐年增加,人工生物瓣毁损的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
韩宇主任介绍,LAMPOON技术是一种非常创新的方法,此项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多数患者不需要进行LAMPOON,但仍然有15%-20%的患者不适合直接放瓣膜,容易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LAMPOON技术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