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显微外科技术,医学专家把手术切口“隐藏了”
2024-10-21
浏览次数(1471)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没想到伤口能隐藏,恢复还这么快,效果这么好!”10月21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即将出院的王女士难掩喜悦之情。


几天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范太兵教授、心血管外科医学部副主任袁心刚等专家,借助显微外科技术,成功为王女士实施腋下小切口心内膜垫缺损修复术。


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诸多优点。相关文献表明,国内外只有极少数医院和中心,能够为成人实施腋下小切口心内膜垫缺损修复术。


来自洛阳的 37 岁王女士,七年前被查出患有严重先心病——心内膜垫缺损、房室隔缺损和二尖瓣关闭不全。数日前,病情加重的她出现胸闷、气短症状,虽奔波多家医院,却均被告知需正中开胸修复心脏。


为寻求更好治疗,王女士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找到了范太兵教授和袁心刚副主任等专家。进一步检查发现,由于患者心内膜垫缺损,导致房室隔缺损和二尖瓣关闭不全。因病情长期未得到矫正,已致肺动脉高压、心功能衰退,手术刻不容缓。


考虑到王女士相对年轻,正中开胸会对美观和身心造成较大影响,专家们决定为其实施国内罕见的腋下小切口心内膜垫缺损修复术。该术式借助显微外科技术,仅在腋下切开几厘米小口,成功修复了房室隔缺损和二尖瓣。


无影灯下范太兵教授、袁心刚副主任医师等专家精准操作,在患者右侧腋下切开一个6公分左右的切口,从人体肋骨的自然间隙进胸,进行手术。凭借数千例腋下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丰富经验,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手术也进行得十分顺利,房室间隔缺损和二尖瓣得到很好修复。


术后,王女士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次日便能下床活动,胸闷胸痛症状消失,现已康复出院。


范太兵副院长介绍,相较儿童,给成人实施腋下小切口微创先行手术,手术路径更深、视野显露困难,手术难度更大。但此次手术的成功,彰显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心血管外科领域的高超技术和创新能力,为复杂先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袁心刚副主任提醒,心内膜垫缺损又称为房室间隔缺损,是心脏发育过程中十字交叉的形成出现障碍,导致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前叶裂缺,患者会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等问题,时间久了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