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办、《中国循环杂志》社协办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阜外心血管技术协作大讨论”主题活动(第二十期)在线上举行。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负责人罗明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管委会孙晓刚教授、成人心外科二病区魏以桢教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院领导程兆云、李昊,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医学部主任张志东,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常务副院长刘晓君等专家,通过互联网“相聚”在一起,围绕心血管技术协作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首次加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阜外心血管技术协作大讨论”主题活动,并且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实时直播,国内外近万名同道在线上观看了会议直播。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刘剑扬介绍患者情况。35岁的马先生,患有主动脉夹层,分别在外院于2018年、2019年先后做过两次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
1年前,马先生再次出现无明显诱因间断腰部疼痛伴发热,就诊于当地医院,行主动脉CTA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术后、胸降主动脉下段支架感染合并假性动脉瘤形成、葡萄球菌感染,给予联合抗感染治疗后出院。
数天前,马先生腰部疼痛伴发热症状加重,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找到大血管外科张志东主任。进一步完善检查后,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并展开全面救治。大血管外科研究手术方案,核医学科协助确定感染范围,药学部提供抗感染治疗,高血压科进行降压治疗,普外科讨论肾上腺腺瘤的手术时机,体外循环科、麻醉科提供手术支持。
准备工作做好后,张志东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了腹主动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很好解决了患者的问题。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良好,腰部疼痛伴发热症状消失,已经康复出院。
听取了病例介绍后,罗明尧教授、孙晓刚教授、魏以桢教授等专家,围绕该病例的术前检查、手术方式、术后管理等展开全方位讨论。专家们一直认为,病情诊断明确、手术实施顺利、患者恢复良好,展示出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的应有水平。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程兆云表示,本次阜外心血管技术协作大讨论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选择的病例也非常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该病例的深入讨论,给同行们一个启示:每次制定治疗方案或者手术方案时,都要从患者根本利益出发,选择最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今年“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相关决策部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于2023年6月15日,正式在线上推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阜外心血管技术协作大讨论”主题活动,面向全国心血管界同行,携手来自16个省、32座城市的36家基层医院,聚焦各层级医院在临床诊疗中遇到的有特点或有代表性的病例,组织阜外“指导专家团”与大家共同剖析难点、探讨方案、分享经验,为基层医院与国家队之间搭起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基层医院与国家队之间的医疗技术和知识共享,不断拓展和提升基层疑难病例诊疗能力和救治水平,造福更多心血管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