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黑夜里的一盏灯
2024-12-21
浏览次数(1238)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跨过历史长河,流传至今,仍熠熠闪光。当患者在疾病这条漆黑的道路上无助挣扎时,身为医护人员的我们就是那群为他们照亮前方,勇斗病魔的“提灯人”,一路相随,不离不弃。

深夜里,病房走廊像是被遗忘的角落,静谧而深沉,喧闹的一天伴随着灯光落下帷幕。值夜班的我,巡着脚边安全出口的绿光小心翼翼的游走在病房里,巡视过程中,时不时的一声声叹息声敲击着我的内心,我轻声走向前查看,原来是6床的李奶奶坐在床上嘴里不停地发出叹息声,她的眼睛直直的望着漆黑的窗外,嘴里一张一合的欲说还休。借着床头微弱的灯光看到李奶奶踌躇的表情,我小心翼翼的问道:“李奶奶,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没有休息啊?”李奶奶一边叹着气,一边回答我说:没什么,就是睡不着。

“您是有什么心事吗?你愿意给我说说吗?”我小声问道。

“姑娘,你说,人年龄大了有什么好处,是不是就成了家人的累赘!累赘,我感觉自己就是个累赘”。奶奶自责的说道。

眉头紧锁的奶奶缓缓的说道:“一上了年纪,干什么都不行,我就希望自己身体好好的,别给家人添麻烦,可偏偏不如意,这半年来,反反复复住院两三次了,我自己遭罪就算了,可现在又把我女儿拖累了,哎……”

我拉着奶奶的手轻声安慰道:“每个人都会变老,不可避免会生病,需要家人的照顾,您保重好自己的身体,积极配合我们治疗,才能早日恢复健康,这才是对您女儿最大的支持。而且您现在已经做完手术了,目前各项指标都非常平稳,恢复的很好,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出院了呀!”说到这里,奶奶的眼神瞬间坚定而明亮,我趁热打铁的说道:奶奶,我们平时看到您女儿十分孝顺,您真的很有福气呀!您这刚做完手术,一定要按时睡觉,保持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呀!

“姑娘,谢谢你跟我聊那么久,打开了我的心结,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配合你们!”李奶奶冲我笑着说道。

“咱们一起努力,战胜病魔,时间不早了,您早点休息吧。”很快奶奶便进入了梦乡....

护理工作就是这样,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眼神,一句轻声的安慰,便能给人带来无限力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却往往蕴含着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切的关怀,这些简单却温馨的举动,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无数患者干涸的心田……

 

1734744661516573.png


日间病房不同于其他病房空间充足,面对有限的地方环境,建科以来,改善住院体验是我们一直用心在做的事。为了保护患者隐私,我们利用有限资源改造双人病房1间,三人病房2间,沙发茶几2组,储物柜16组、陪护折叠床15套;为了减少灯光干扰患者睡眠,新增电灯10组,独立控制开关30个,电源26组;为了方便患者饮食,新增饮水机2台,餐板16个;为了让患者少跑腿,早出诊断早出院,我们又引进了床旁无创心排量检测、床旁“12导联动态心电图”系统,实现床旁直接佩戴检查设备,真正实现免预约、少跑腿。除此以外,我们更致力于患者健康教育方面,不仅设立每周二、四、六集体宣教,而且还为卧床的患者使用平板电脑床旁宣教,更是录制音频上传亚华系统每日广播宣教,做到了健康教育全员、全周期覆盖。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点滴小事,成就了日间病房的获誉满满。

 

1734744716575810.png


人文关怀,不只是温柔的诉说只言片语,更多的是用心倾听之后的持续改进。心知路遥,但义无反顾;道阻且长,但爱可抵岁月漫长,身处平凡的护理岗位,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沿着前辈的足迹,巡着光亮的地方,初心不改,提灯倾听,感受温暖和爱的力量!

 

供稿 日间病房 陈祺

审稿 吴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