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会引发其他更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严重威胁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医疗财政负担。
研究表明,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9%,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升高,65岁及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超过50%,但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
问题一:什么是高血压呢?
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测量前要安静休息至少5min。
问题二: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呢?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例如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问题三: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1、保持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注意情绪稳定;
2、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饮食以清淡、低脂、低盐为原则,避免饮用咖啡、浓茶,戒烟限酒;
4、密切监测血压,同时定期检测血糖、血脂;
5、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困倦、乏力或失眠等临床症状,一定要检测血压。
总结:
高血压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对超重肥胖、长期高盐饮食、有高血压遗传史者应重点关注,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应定期随访和监测血压,积极治疗高血压,注意靶器官损害,从而早期防治高血压及并发症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美豪、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