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的十二时辰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在与死神赛跑的ICU、在紧张忙碌的手术室或导管室。在充满孩童啼哭和笑声的儿童心脏中心,在遥测监护报警滴滴声不断的心律失常……十二时辰待机,十二时辰周转,十二时辰聚焦一个真实的人间百态。
有一部纪录片名叫《人间世》,片名取于《庄子》,庄子的生死观了然、通透,他把生死当作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生为死的前奏,死为生的延续,最大程度地消弭了死亡恐惧,不知大家是否看过,这个纪录片记录着一个个具体而又细微的医院故事,当然这些故事之于我们是经过拍摄加以修饰的故事,但之于那些被拍摄的患者和家属却是真实且残忍的发生着。下边是我截取纪录片里第一集关于骨肿瘤孩子的一些片段,请大家和我一起感受。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生活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有时候都超乎了自己的想象。有时候,一句话就可以泪流满面,但很多时刻,咬着牙,也走了很长的路。但确实很少能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就像特鲁多医生所说的那样,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医院是生死桥。生与死,悲与欢,软弱与坚强,残忍与温柔,每天都在这里发生。医护人员的每一天,都在人性的边缘看尽世间百态。在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人间最极致的悲欢离合,最艰难的选择,随时都在上演。
犹记得实习期去ICU轮转的那个月,长长宽宽的走廊很是压抑,莫名的有种敬畏感,不知道油然而生的这种感觉是对于我们将要从事的职业还是对于走廊那头的生命。在ICU每天的工作相同又不尽相同,但是每天必须做的就是怀着一颗敬畏和敬业之心。还记得科室的老韩,王总和后来的任叔叔,每每深夜值班我会看着病人的床头信息陷入沉思,46岁、78岁,还有一次是个9岁的小姑娘。想想我的爸爸今年50岁我的爷爷今年74岁了,我姐姐的女儿今年也5岁了,那这些病人呢,他们又是谁的女儿谁的爸爸谁的爷爷?虽然他们之于我们,是众多护理过的病人之一,但是他们之于家庭却是唯一。在ICU这些病人见不到自己的家人,那我们就是他们的唯一依靠。
听过这样一句话,机场比婚礼殿堂见证了更多真挚的亲吻,医院的墙壁聆听了比教堂更多的祷告。医院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是一个人的起点,也可能是一个人的终点,它宛如一面镜子,进来之后,照尽生离死别、人情冷暖,还有赤裸的人性。只希望你、我不忘初心,时刻尽白衣天使之心,用爱的丝线缝合病人和家属的身心创伤。愿我们护理半生,归来仍是初心。
最后,改用林徽因的一句话送给所有医护人员———愿我们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