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不弃 生死相依 成人ICU:宋洁
2019-10-09
浏览次数(3063)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ICU又被称为重症监护室,在医院里是一个特别的部门,而成人心外ICU,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住在这里面的病人,大多是刚刚做完心脏手术,病情的严重程度不言而喻,一旦出现病情变化,这里的医护人员就要与死神正面交锋,我们最能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可贵,也更加能够感同身受病人及家属的心声。

入职到成人心外ICU之后,我跟着闫老师学习,闫老师身材比较纤细,说话也很温柔,大家都亲切的称她为小闫老师。我经常见到小闫老师轻声细语的安慰从麻醉状态转为清醒的病人,这些病人刚刚恢复意识,看到周围陌生的环境,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嘴里含着气管插管,张开嘴巴却不能发出声音,内心免不了焦躁,多数病人会咬着气管插管,导致气道压升高,呼吸机通气不足。而正是理解病人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小闫老师总是会轻轻握住病人躁动的双手,在耳边低声说道:“阿姨,咱们手术已经做完了,不要担心,现在您在监护室呢,嘴巴里有个管子,是给您送氧气的,插在嘴里会不舒服,说不出话来,您再坚持一下,我会在床旁一直守着您的……。”这些温柔的话语好似充满魔力一般,总能使病人慢慢平复,从而渐渐安静下来,每次看到这个场景我都觉得无比的温馨和感动,在病人最无助的时候,小闫老师就是他们最强的精神支柱。

我们科曾经住过一位73岁的老爷爷,术前就有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肺大泡等一系列基础疾病,拔除气管插管之后氧合很差,一直是高流量吸氧,爷爷年纪偏大,脾气比较倔强,惧怕扎针,卧床时间长一直没有排便,口服药物效果不理想,也不愿意肌注药物治疗。为了减少爷爷的痛苦,小闫老师为爷爷做腹部环形按摩,用来促进胃肠蠕动,由于长时间在监护室的环境里,爷爷内心比较焦躁,排斥医护人员和他接触,在小闫老师为他按摩时将小闫老师的手推开,嘴里还说着:“我现在身上没劲儿,等我有劲儿了非得打你不行。”但小闫老师为了爷爷的身体考虑并没有因此放弃,爷爷一次次将她的手推开,她又一次次“倔强”的将手放了回去,在这期间还努力和爷爷聊聊家常,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在按摩了将近一个小时之后,爷爷终于排出了大便,不耐烦的扭动着身体,小闫老师还未来得及休息一下发酸的臂膀,就赶紧喊我帮忙给爷爷擦大便。掀开被单的瞬间,一股恶臭扑面而来,黄褐色的稀便映入眼帘,从未经历过如此场面的我忍不住干呕了两下,我悄悄瞥向小闫老师,她仿佛没有闻到味道一样,神色并未丝毫改变,专心致志地用纸巾一点点擦去爷爷蹭到腿上的大便。在为爷爷整理身下的大便时爷爷不耐烦的说:“这是在干啥呢?翻过来翻过去的,我要打110告你们!” 并用手尽力拍打着床沿,扭动着身体,小闫老师依旧是温柔的语气:“老爷子咱再坚持一下啊,大便擦干净躺着才舒服是不是,来,右腿伸直啊,这里还有些大便给您擦一下。”边说边加快了手中的速度。给爷爷收拾干净后,我看到小闫老师直起身时眉头稍微皱了一下,用手锤了几下腰,但整个过程不超过十秒,她又转身洗手为爷爷做治疗了。第二次擦大便的时候爷爷已经不再烦躁,沉默着没有说话。在第三次为爷爷清理了大便,换上干净的床单和护理垫之后,爷爷突然抓着小闫老师的手,放声痛哭:“闺女啊,我该咋办哪,几个孩子整天也不知道在忙些啥,一天天的连面儿也见不着,就连这次住院,也只是匆匆来看过几眼,我行动不便的时候连鞋子都不帮忙穿,更别提擦大便了,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儿,现在在监护室住了这么多天,真怕有一天出去了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你却一点儿也不嫌弃我,我越想就越觉得痛心。”小闫老师耐心的听爷爷讲完,轻轻握着爷爷的手,像哄孩子一样安慰着爷爷,站在一旁手足无措的我忍不住也红了双眼。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小闫老师每天在做的事情,亦是每位成人心外ICU的护士每天在做的事情,对待工作恪尽职守,对待病人耐心细致,他们的以身作则无时无刻不在感染激励着我。我们坚持,永远将患者放在第一位;我们坚守,用行动打造和谐共生的医患关系;我们坚信,

淡泊宁静终无悔,救死扶伤为己任;

把苦累留给自己,将安康送给病人;

对患者不离不弃,与患者生死相依;

成人心外监护室,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