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3日,我们病区新入了一位特别年轻的患者,她叫毛佳月,今年13岁,入院诊断:1型糖尿病,病史已有两年。我们都知道1型糖尿病,也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这也就意味着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温婉端庄,每一次测血糖,每天的治疗都很配合,即便两只手手指头上都是针眼儿,也从不见她对陪床的母亲,对科室里的护士姐姐们抱怨过一次,她不是我见过的年纪最小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不是患病时间最长的,但却是最懂事,最听话的一个。有一次我过去巡查病房,听到同屋的阿姨安慰她:“你也别担心,以后可能医学发达,糖尿病能治得好呢!”她回答道:“谢谢阿姨,不过可能跟我没什么关系了,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呢?”我当时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她又哭又闹又不听话,我作为责任护士还能做一下健康宣教,心理辅导,但是这样的过分懂事真的让人很心疼。
我对佳月妈妈说了很多,我告诉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她不可避免地跟同学会有很长时间接触,这事可以告诉班主任,让身边同学不要过多议论;未来初三需要大量的体育训练,孩子的情况特殊,如果有需要,可以提前跟老师沟通一下相关注意事项;我还劝慰小姑娘,很多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无法再避免,就要学会放松心态,不要总是有心理负担,要学着去接受,去改变。住院期间,每一次见到我都会很乖巧的叫我姐姐,她妈妈夸我是美女护士。临床护理本身压力大,任务重,工作内容繁多琐碎,长时间下来真的会不自觉地会产生职业疲惫感,但是在面对孩子,尤其是这么听话又懂事的小姑娘的时候,平心而论,真的很难做到无动于衷。
未来我还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病人和家属,但是她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如果我在一样的年纪就患病至此,和同龄人相比,这么与众不同,别的女孩子担心的是自己一点点上升的体重,而我却要时刻操心波动起伏的血糖,永远都不知道酮症酸中毒,眼底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哪一个先到来?如果我为人父母,自己的孩子这般不幸可怜,他的身体健康,未来的学习,工作,前途都不能和普通人一样相提并论,那我该是一种怎样悲哀的心情?佳月的出现在我至今的护理生涯中宛如一只蜻蜓,翩然而过,但是却成为了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那是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站在病人的角度上去思考作为护理人员的价值和尊严。既许一“业”之偏爱,愿尽余生之慷慨。
读书的时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真正明白,选择护理不仅仅是一选择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人都说: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但是从我选择护理专业开始,总觉得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未见鹿,未见鲸,亦未见你,然鹿踏雾而来,鲸随浪而起,我自己没回头,又怎知这样一份情怀不会到来呢?真心祝愿在座每一位都能够护理一生,归来仍是少女,未来脚下每一步可以走得骄傲而坚定。因为人间值得,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