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白色的燕尾帽,穿着洁白的工作服,我们,从血染的伤口边,走过了炙热的青春年华;在白色的氛围中,用脚步丈量着无数个漫长的夜晚;在亲人的期待和恋人的哀怨中,我们把自己奉献给了神圣而伟大的护理事业!
每天,坚守在神圣岗位上的我们,穿梭在病房与病房之间。经历着常人所不能体验的生死离别,病患忧加。每当看到病人那渴求温暖的目光,我们的心中顿时激起一种责任的力量,照顾病人,我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因为在我们的照料下,托起的是病人最需要的希望,是陪同病人度过阴雨天气的温暖阳光。
他,是一位22岁突发急性心梗的病人,这是他住院的第十二天。
我抬头看了一眼表,十七点五十分,又到了交班的时间,跟往常一样,我和责任班老师一起巡视病房,不知哪里传来“哒哒”的敲键盘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走到20床床前,印象里这是个少言寡语的男孩,他双腿盘坐在床上,眉头紧锁,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脑屏幕,我走上前询问道:“这是在干嘛啊?”他没有说话,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两秒,然后继续敲打着键盘......这时,他母亲回答道:“这不,孩子快毕业了,毕业论文还没写完,没办法,就只能在病房写了...”紧接着,母亲深深叹了一口气,然后递给他一杯水,他没有理睬,依然焦急的忙碌着......
巡视完病房,发现母亲站在护士站焦急的等待着,我走上前,她哽咽着:“姑娘,我们家孩子这两天就顾着忙他的毕业论文,饭也不吃、话也不说,这可怎么办啊!”我悄悄走进病房,盯了一会他的电脑屏幕,开口问:“你是学土木的吗?”“我是学建筑的。”我继续说“我也今年毕业。”他的手离开键盘,缓缓抬起头小声说道:“我想去参加一周后的毕业典礼,可以吗?”看到他期待的眼神,我回答道:“你明天手术,只要你积极配合治疗,恢复得好话,应该赶得上。”他的喜悦溢于言表,但慢慢地目光又黯淡下来,我扶着他的肩膀,轻声的安慰道:“我知道你是在担心手术,别怕,我们的医生都很有经验,你要放平心态,别紧张。”“手术会成功的吧?以后我会没事的吧?我才22岁,我...我还没女朋友呢...”我笑着说:“那你就更应该积极配合治疗了,你未来的女朋友等着你出院呢!”他害羞的笑了笑,只说了一个字:“好!”
手术很成功,由于穿刺部位在股动脉,他不得不躺在床上,12个小时后,腿上的弹力绷带本应该去掉,但由于伤口还在渗血,只能延缓去除时间...术后第三天,我走进病房,他看到我,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抽泣着说:“怎么办,我的腿还在渗血,我赶不上毕业典礼了。”看着他缓缓流下的泪水,我一时语塞,不知怎么安慰他,只能轻轻的将手搭在了他的肩上。
母亲联系了和他关系要好的同学来病房看望,他们给他带了学士服、学士帽,他开心极了,沉默寡言的他一时间变成了话痨,母亲把我叫到病房,他不好意思的说:“你帮我们拍张照片吧,我妈不会拍。”我接过手机,穿着学士服、坐在病床上的他,笑的那么灿烂,我连忙按下快门,留下了这最美的一瞬间。
术后第五天,这是他的腿第三次出血了,他躺在病床上,无神地盯着天花板,嘴里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我靠近了些,隐隐约约听到“明天就是毕业典礼了...明天就是毕业典礼了...”他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我拍了一下他的胳膊,将手里写着毕业快乐的明信片递给他,“毕业快乐!”我笑着说,我转过身准备离开,听到他沙哑声音,“你也是!”
三天后,他要出院了,走之前,他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谢谢帮助我的每一位医生、护士,但尤其谢谢你,春风十里,温暖有你,你也毕业快乐!”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一股暖流涌上心田。
有人说,用自身左手的力量赋予右手温暖是一种对自我的怜惜,然而用我们赋满能量的双手去传递给他人温暖,就是一种最无私的奉献。我们在病人走过阴雨绵绵般无晴的路程时,赋予他们阳光般的温暖,而病人也在我们繁忙充实的工作中送来一丝丝温情。
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们犹如田野平凡的一株小草,大海一颗不起眼的浪花。不管在晨光微露的早晨,还是暮色沉沉的夜晚;不管在众声喧哗的白昼,还是万家灯火的夜里,我们穿梭在形形色色的病房之间,反反复复做着不复杂却很繁琐的工作。
“白衣天使”高风亮节,我们将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将无私奉献当做我们一生的理念,用浓墨重彩谱写出救死扶伤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