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上午。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麻醉科。
叮铃铃……一阵和缓的电话铃声,让一群正在研究手术麻醉方案的医务人员暂停了讨论。“您好,我是8号做手术的32床家属,我母亲现在恢复得非常好,特别让我找咱们麻醉科的大夫们说声谢谢!”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暖亲切的声音。
打电话的人是王先生。不顾医生的一再劝阻,很快,王先生就赶到了麻醉科,随身带来的,是一面印有“无名英雄,守护患者,神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亲手将锦旗交到麻醉科主任林洪启的手中,王先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麻醉科医生往往被称为幕后英雄,被患者家属惦记还是比较少见的。而这位患者家属到底是为什么对麻醉科医生念念不忘呢?
南阳方城人苏大妈,一生勤劳。现在日子好了,又临近年关,苏大妈更是每天忙的不亦乐乎。但不久前的一天,正忙着准备年货的苏大妈突然感受到了一阵心前区疼痛。王先生赶紧把母亲送到了南阳某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心梗。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当地医院建议立即转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进一步治疗。作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阜外医院签约,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建设的大型公立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每天都要诊治大量来自全省各地的疑难危重患者。
苏大妈心脏的三根冠脉血管都有严重狭窄(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均接近闭塞),因同期合并糖尿病,冠脉血管病变极为弥漫,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搭桥手术。
确定好手术时间,麻醉科主任林洪启、副主任医师袁记、护士长王亚丰、规培生陈阳峰等医务人员来到病房见一见苏大妈,进行正常的术前探访。苏大妈老伴王大伯却忧心忡忡:“以前,她做过一个小手术,麻醉后仍然疼得死去活来,我干着急,恨不得替她受苦,她特别怕疼……”看一眼林洪启主任,再看一眼躺在病床上的老伴,王大爷说:“我爱人年轻时跟着我吃苦,到老了还没开始享福,就要做这么大的手术,万一中间出现什么意外,我们整个家就散了,我可咋办……”老人眼中饱含隐忍痛楚的泪水,紧绷的脸上透着深深的忧虑和疲惫。
“麻醉恐惧症!”听完王大伯的述说,林洪启主任立刻做出判断。这是一种较少出现的状况,主要是由于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针对性的安抚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克服麻醉恐惧症有着很好的效果。
陈阳峰亲切地拉起王大伯的手,耐心地听着他的诉说,细心地安抚苏大妈和王大伯的情绪,“您放心,我们的麻醉团队都是医术高超的专家,我们会对每一位患者认真负责,竭尽全力保证所有患者的安全......”耐心的倾听和细心的安慰让患者感受到了温暖,经过几位医师的慢慢解说,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鉴于苏大妈的特殊情况,回到办公室,林洪启主任、袁记副主任医师等专家立即进行了详细研究,为她量身打造了一套麻醉方案。
第二天一大早,陈阳峰就来到病房,陪着苏大妈和王大伯拉家常。随着笑声不断在病房响起,苏大妈的表情越来越轻松,脸上也开始漾出了笑意。很快就到了的手术时间,推进手术室的时候,陈阳峰一把拉住苏大妈的手,“别紧张,别害怕,手术一定会很顺利的。”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实在给苏大妈注入了强大的力量,苏大妈终于放下了心理包袱,以轻松的心态迎接麻醉和手术。
2月8日,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知名专家程兆云教授亲自主刀,主治医师孙俊杰、胡俊龙作为助手,顺利为苏大妈完成了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
苏大妈清醒后,看看守在病床前的儿子,叮嘱道:“我这次才算是真知道了,麻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恐怖,就感觉睡了一觉后手术就结束了。儿子,你去打听打听那个麻醉科的小伙子是谁,还有给我麻醉的专家,你帮我好好跟他们说声谢谢!”
程兆云副院长团队精湛的手术技术、麻醉科医务人员的专业与耐心,让苏大妈和家属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看着康复中的母亲,王先生十分感慨,“真没想到,母亲来住院,不但得到了程兆云教授这样知名专家的治疗,而且麻醉医生还帮母亲克服了恐惧症。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技术和服务真是了不起!”
医院麻醉科在首席麻醉专家孟凡民教授和林洪启科主任的带领下,秉承着麻醉专家的优良传统,时刻践行着医学前辈特鲁多“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教诲,为患者带来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患者的信任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鼓励,患者的理解是大家不断前进的动力。患者家属的一面锦旗,让一群英雄从幕后走到台前。患者及家属真情实感的流露,让医务人员倍感温暖。无论是在台前还是幕后,只要充分理解患者,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都会得到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