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感谢信、一面锦旗、一束鲜花、一句句感人的话语……3月5日,来自登封的刘先生带着爱人和女儿,一家人欢欢喜喜,专程驱车从登封来到郑州,赶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浓浓的感激之情。
“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医务人员给的,以后我要行善积德、多做好事,关爱他人、回报社会……”见到大血管外科翟水亭主任、张志东主任、陈小三主治医师、乔亚娟护士长等“亲人”,刘先生非常激动,献上鲜花、锦旗,不停的向曾经救治过自己的医务人员致谢。
现在的刘先生谈笑风生、健步如飞。CT报告显示:人工血管血流通畅,各吻合口未见明显内漏;彩超报告显示:升主动脉内人工血管血流畅通、主动脉弓降部人工血管血流畅通……换句话说,刘先生完全康复!
谁能想到两个月前,他竟是命悬一线的危重患者。
刘先生全名叫刘志刚,今年50岁,来自登封市。今年1月7号,他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
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的比例大约为千分之一!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大约十万分之三!这两个低概率“事件”,刘先生全赶上了。他是“熊猫血”,而且患上了动脉夹层这种极其凶险的疾病。从升主动脉,一直到髂动脉都出现了夹层,破裂风险非常大。一旦破裂,几分钟内就会丧失生命,必须立即手术!可问题是,当地医院无法实施这样的手术,必须尽快转运到上级医院才有一线希望。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当时正好是一场大雪过后,高速限行,无法快速转运。紧急情况下,河南省人民医院航空医疗紧急救援中心启动航空救援,把患者从登封转运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120公里的路程,仅用时32分钟!
患者立即被送入心外重症监护室。血管外科主任翟水亭、病区主任张志东、心外监护室副主任孟树萍等专家立即会诊,研判病情,制定手术方案。输血科紧急协调,调来救命的熊猫血。最后,张志东主任等专家连夜手术,连续实施了“主动脉窦部成形+主动脉瓣成形+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硬象鼻支架植入术+临时起搏器植入”等6个手术,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刘先生康复出院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重新认识。从生死一线走出来之后,他一直在思考,怎样能赋予自己的第二度生命以更多的意义。他觉得,现在的生活,重要的是关爱健康、多做善事。他坚持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农历狗年的春节,是他大病康复后的第一个春节,他和家人天天念叨,要专门去医院一趟,当面向救命的医务人员致谢。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相关链接: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突破“大雪封路+熊猫血+主动脉夹层”三道险关救人于危难的事情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民网、健康报、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都市频道、民生频道、郑州晚报等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