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瓣膜成形大师来郑!首届阜外华中二尖瓣成形高峰论坛“亮点纷呈”!
2018-04-18
浏览次数(5315)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在广大心血管外科同道的共同期待下,4月14~15日,春暖花开的季节,美丽的绿城郑州迎来了“第一届阜外华中二尖瓣成形高峰论坛”。本次论坛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举行,两天的学术活动可谓精彩不断、亮点纷呈,丰富的内容吸引了近百位省内外业内精英“中原论道”。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系心胸外科教授、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心胸外科顾问医生万松教授受邀莅临大会并讲学。万教授被誉为“国际瓣膜成形大师”,在二尖瓣成形领域有丰富临床经验,蜚声国际心外科领域。短短两天的时间里,万松教授对8例病情各异、病变复杂的二尖瓣瓣膜返流患者进行了会诊,与本院医生团队一起制定了手术方案,并主刀实施二尖瓣成形手术。手术过程通过多画面手术演示转播系统向参加会议的各地同行进行实时直播,分享了他的临床决策思路和整体手术技巧。此外,万教授还结合国际上有关瓣膜成形的大量文献和他的临床经验做了两场精彩的专题讲座,为与会者带来了丰盛的学术盛宴。

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邵凤民教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领导班子成员郭智萍、高传玉、程兆云、康红超等出席开幕式。


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执行院长邵凤民教授说,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是省部共建医院,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下,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合作,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全面引入“阜外”管理、技术、品牌优质资源,按照国家三级甲等心血管病医院标准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建设的非营利性公立医院。这次会议通过分享和交流各位专家多年的学术前沿成果,必将积极推动我省心脏瓣膜成形的步伐,为全省各地心脏瓣膜疾病的救治提供技术支持,为推动河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知名专家程兆云教授主持大会。



亮点一:强强联合 精彩演示

两位大咖沉着冷静、动作娴熟,每次操作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每次缝合都精准细致、完美无瑕……整个二尖瓣修复过程干净利落、一气呵成,每个关键步骤都如教科书般经典。

这就是14日上午,发生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号手术室的一幕。其中的一位大咖,就是大名鼎鼎的万松教授。万松教授是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美国心脏科学院院士、香港外科医学院院士,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另外一位大咖就是国内首个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国际外科医师奖”获得者、中西部地区唯一“金刀奖”得主程兆云教授。



哪位患者这么幸运,两位大咖同台为他手术?这位患者就是55岁的郭大妈。26年前,郭大妈感冒后出现胸闷、气喘、不能平卧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心衰”,经过治疗,郭大妈感觉症状减轻、身体好转,就出院了。3年前,再次出现20多年前的症状,这次入院检查后发现,郭大妈的二尖瓣脱垂、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病情加重,当地医院建议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可是郭大妈心里有顾虑,选择了保守治疗。直至2个月前,郭大妈再发胸闷、气喘,为寻求进一步治疗,经当地专家推荐,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经万松教授联合阜外华中的外科、超声等科室专家会诊,决定为郭大妈行二尖瓣成形手术。

无影灯下,万松教授等专家利用自己的巧手为郭大妈成功“补心”,手术结束后在手术室进行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瓣膜关闭“严丝合缝”,术前的返流完全消失,解决了困扰她将近30年的病痛。



另一位患者小苗是一位22岁的年轻小伙儿。他是个身高两米的“巨人”。他虽然也是患了“二尖瓣脱垂、二尖瓣关闭不全”,但他的情况更加复杂。小苗患的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称为“Barlow氏病”的瓣膜病。Barlow氏病属于二尖瓣疾病的一种,表现为二尖瓣的前、后两个瓣叶都增厚、冗长,结构疏松,呈“波浪”状,导致瓣叶对合不良、血液返流,失去了正常人的结构和功能。这种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成形技术更为困难,对病变部位切除多少、在哪个部位切等都需要丰富的经验。除了瓣膜问题外,2米高的大个头,注定了小苗有个不同于常人的大心脏。在手术当中专家们发现,小苗的心脏确实巨大,是正常人2倍多。如此庞大的心脏,给手术又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综合这些情况来看,要想修复小苗的二尖瓣瓣膜,难度极大,技术要术非常高,而人体的二尖瓣功能极其重要,稍有偏差,后果不堪设想。

手术台上,专家们聚精会神的为小苗进行二尖瓣修复。“1针、2针……好,15针,请打开二尖瓣成形环。”随着成形环的准确放置,小苗的二尖瓣成形手术慢慢接近尾声。正常人用26号或者28号成形环,小苗居然需要38号(特大号)成形环!成形环放置完毕,进行了注水试验,显示二尖瓣关闭良好,术前的返流消失!术后在手术室经食管超声验证,前后瓣叶对合满意,无返流……手术修复成功!

这仅仅是本次大会手术演示环节中的其中两台手术。万松教授等专家演示的8台手术,涵盖了退行性变、缺血性变、心内膜炎、以及特殊病例(如Barlow氏病)等,手术风格各有特点,但每台手术的成形修复结果都近乎完美,用实力展示了二尖瓣成形术的国际水平。


亮点二:学术分享 精彩纷呈

除了手术演示,本次大会还特别安排了学术报告以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手术演示回顾思考理论。



万松教授讲解了二尖瓣成形的基本理念与最新手术技术。他尤其详细讲解了二尖瓣成形术的意义。相比于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能把患者的生存指数拉回正常人的状态和水平,通过完全或近乎完全地保留二尖瓣天然瓣膜装置而保护心脏功能,具有术后恢复快、心功能提高显著、术后不需抗凝、患者受益高等诸多优点。除此之外,万松教授还作了关于《三尖瓣外科的现状和展望》的学术报告。这个学术报告环节的内容给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与会专家纷纷拍手称赞。



到场参会的专家跟随着万松教授的学术分享,进行了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报告会现场,许多专家就自己临床工作中的病例和相关治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高水平的学术讨论对二尖瓣成形的最新理论做了最前沿的诠释。


医院和万松教授的深情厚谊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年,在程兆云教授的邀请下,万松教授先后多次来院进行学术交流,把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河南。2017年12月16日,随着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开诊,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心外科整体搬迁过来,医院和万松教授的友好合作关系也延续下来。

两天的高峰论坛,在4月15日圆满落幕。论坛结束了,但论坛对河南心血管外科产生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相信在所有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和预防能力必定能够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