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外监护室,发生了全球罕见而又令人感动的一幕:心脏移植患者小申紧紧握着人工心脏植入患者龚先生的手,两人如亲兄弟一样相互鼓励、亲切交流……
5月24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实施华中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4月28日,该院成功完成河南首例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实施的“心脏移植手术”。
26岁的小申接受了心脏移植,而39岁的龚先生接受了人工心脏植入。这两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年轻人”,他们身上有着非常多的共同点:他们都患有同样严重的心力衰竭(心功能最差的四级)、最大剂量的药物也无法控制、都是急诊手术、都接受了高精尖的手术、手术难度都非常大、手术都非常成功、康复速度都超出预期……
小申来自洛阳市汝阳县,患有扩张型心肌病,重度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Ⅳ级、淤血性肝损害……“换心”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希望。4月27日,小申突然病情恶化,医务人员紧急置入救命机器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暂时为他保住性命,但是这绝非长久之计,他的心脏已基本没有收缩能力,血压进行性下降,急需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幸运的是,当天在北京恰好出现了适合小申的供体。4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胡盛寿教授亲自主刀,紧急为他做了心脏移植手术。
龚先生来自南阳市唐河县。七年前开始反复心慌、闷气、活动耐力日渐受限,一周前突然加重,在当地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等,病情危重,面临循环崩溃风险。5月22日下午,由急救车从南阳市唐河县转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经医院多学科专家联合讨论、共同会诊后,于5月24日,胡盛寿院士、程兆云教授等为龚先生紧急实施了“人工心脏”植入术。
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标志性突破,标志着河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重症心脏病的诊疗水平迈上历史新高度。
在心外科监护室副主任孟树萍团队科学、规范、细致的护理照顾下,两位患者恢复很好,康复速度大大超出预期。小申从紧急心脏移植到摆脱ECMO,再到撤掉IABP和呼吸机,再到第一次开口讲话、第一次下床锻炼……整个康复过程十分顺利。没有发生感染、没有排异反应、没有脑损伤、没有肝肾等脏器的损伤……小申的康复速度和恢复水平,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小申每天在监护室里自由活动,进行术后康复。
39岁的龚先生做完人工心脏植入后,第二天上午就摆脱了呼吸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5月27日,是龚先生做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第三天,恢复得非常好,红光满面,思维敏捷。小申散步活动的时候,特意走到龚先生病房的门口,想看一看这位刚刚做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患者。隔着玻璃门,两人相互凝视,粲然一笑。在医务人员的鼓励下,小申走进龚先生的房间,两位同患难、共幸运的患者将各自的手伸向对方,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一次交流,无意间开启了一扇厚重的友谊之门。
相对于龚先生,小申是“老病号”,他的手术比龚先生早,因此就先进入成人心外监护室,他熟悉这里的医务人员、熟悉这里仪器设备、熟悉这里的一切。热心的小申主动和龚先生交谈,帮助他进行术后康复训练。俩人聊聊家常,一起交流手术感受、交流心态调适、交流康复锻炼的技巧,谈理想、谈人生、谈康复出院后的生活规划,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你家和俺家离得不远,你回家时会路过俺家,一定要到俺家坐坐,咱哥俩坐一起喝茶聊天……”小申恳切地说道。
龚先生高兴地说:“咱哥俩要常联系、常走动、常沟通,你真是我的好兄弟!”
短短三天,小申和龚先生,从陌生到相识,从相知到知己,结下了深厚友谊。从此,他们两人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小申也完成了从手术前被别人照顾进步到照顾别人的“蜕变”,变化之快,令人惊叹!
5月29日一大早,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知名专家程兆云教授,带领团队葛振伟主任医师、孟树萍副主任等专家一起查房时,发生了文章开头的感人一幕,小申和龚先生的手再次紧紧握在一起……
程兆云教授说:“小申跟他(龚先生)谈了自己手术的经历,谈了他怎样做术后的康复、怎样听护士姐姐的话、怎样做好生活细节,这些都是我们在手术后对小申进行术后教育的结果。他又用自己术后的体会来帮助其他患者,提升病友的恢复。从中国文化而言,患者之间的沟通更容易,这对龚先生的康复帮助很大。小申还帮助龚先生做手卫生消毒、演示怎样做蹬车、踏车训练,怎样改善自己的体力等等。此外在精神上,小申给第二例(手术患者)龚先生很大的鼓励和信心,是难得的支持。
我觉得这两例高难度手术的价值在于‘改善自己、回馈社会’。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不仅仅是要治好一个病人,使他的心脏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还要让他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回归到正常社会里,做一个正常人、健康人。第二呢,他能以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回馈社会!不光是他自己的病治好了,而且他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力所能及来帮助别人、帮助周围的亲戚朋友、帮助其他的患者、帮助社会,使他成为更有价值的人。
我们大家都看到,一个是心脏移植手术、一个是人工心脏植入术,在现代心血管外科学上都是高难度、高精尖、高技术含量的手术。通过这两个手术,我们挽救了两个病人,同时挽救了两个家庭。使这些病人从手术前被别人照顾转为手术后能照顾别人,使他对社会更有贡献。这正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最大的价值所在。”
程兆云教授介绍:“小申的心脏移植和龚先生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成功,都标志着河南省在心血管外科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当中,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