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医师节】医师的平凡故事讲给你听之二:援疆医生鲁平
2018-08-17
浏览次数(3651)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医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称呼。

平凡在于,他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人;

而伟大之处却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忙碌,为他人抚慰病痛,挽救生命。

8月19日,我们迎来了首个由国家设定的“中国医师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掬一捧平凡中的感动。


鲁平:一腔热血 投身援疆医疗

肩负重托,远赴边疆援医;情系病患,践行医者使命。

郑州——哈密,2500多公里的漫漫长路,有了一份热情才显得不漫长,有了一份信念才显得更有担当。

为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2017年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内分泌科主任鲁平教授告别家乡,作为第九批河南援疆干部人才中的一员,来到哈密,来到建设兵团十三师红星医院内分泌科工作。

提起这一年半的援疆时光,“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概括了她的心声。


| 带团队:“好的团队能让哈密百姓真正受益” |

“大爷,今天感觉咋样?”鲁平的日常查房从这么一句简单的问候开始,乐呵呵的鲁大夫总能在一大早就给病人带来充满正能量的好心情。一张张病床走过去,不仅是病人,当地医生也跟着鲁平教授开始快乐学习的一天。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援疆工作不仅是为当地百姓看病诊治,更要传播先进的医疗技术。作为内分泌科医生,治疗理念至关重要。如何把先进的理念传输给当地医生,真正提高他们的治疗水平,鲁平想了不少办法。

病人在哪里,岗位就在哪里。坚持每周大查房,实现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规范教学查房是鲁平做的基础工作。通过教学查房,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灵活充分应用于临床实践,规范治疗行为,认识疾病的特征,指导实现规范化的个体治疗方案,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从疾病的共性到病人的个性,完善当地医生的知识结构,更新他们的治疗理念。

不仅在查房中教学,鲁平教授还每天查阅大量内分泌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最新文献,制作本专业课件50余件,不定期的把前沿知识传授给当地医生。下班后鲁教授的小课堂,深受科室医生的追捧。大课小课结合、复杂病例讨论,形式多种多样。鲁平真正把带教融入了生活的点滴。

除日常工作中言传身教,经常不定时传授专业知识外,鲁平教授还制订了糖尿病筛查、甲状腺功能的围孕期筛查流程的规范管理。在指导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推进并开展了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完成了哈密地区第一例《垂体性尿崩症》的诊断,填补了红星医院《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的空白,目前科室可以完成常见的内分泌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

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同时把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这一年半时间,鲁平教授指导科室申报本专业课题2项:《基因检测技术用于指导肠促胰素个体化用药的可行性分析》、《GnRH脉冲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我不希望病人只相信我,我希望他们能信任红星医院的每一个医生。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整个团队的实力提高,把病人留在哈密,让他们在当地得到更好的治疗,这才能使哈密的病人真正的获益。”


| 看病人:“尊重生命,让病人不枉遇见我” |

小李今年16岁,遇见鲁平教授之前。他的生活暗暗无光。进入青春期的他并没有像这个年纪的男孩子一样正常发育,一米六左右的个子让他在同龄人间抬不起头。强烈的自卑感笼罩着他。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为了治病,小李去了不少地方。在乌鲁木齐看过之后,还是没能完全诊断,没有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八个月前,小李的父母带着他来到红星医院,希望这位来自河南的专家能给瞧一瞧。经过鲁平教授的进一步评估与诊断,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并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病情虽复杂,但鲁平教授有信心帮他改善,恢复健康。

根据小李的特殊情况,鲁平教授为他制定了阶梯形的治疗方案。第一步,就是促生长。经过八个月的治疗随访,小李的生长激素明显改善,现在的身高已经接近一米七了。伴随着身高的增长,小李的心情也开朗了起来,整个人仿佛被照进了阳光。看着孩子和妈妈脸上的笑容,鲁平深感欣慰:“能看到孩子不仅生理上慢慢恢复正常,心理上也越来越健康,作为医生,我真是特别开心。现在就要进入下一步的治疗了,我对他有信心。”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所限,7月底,小李跟着鲁平教授来到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完成了后续的检查。诱发青春期的第二阶段治疗马上就要开始,孩子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像小李这样,“不枉遇见鲁平”的病人在哈密可不在少数。在哈密的一年半,鲁平接诊病人达到6000余人次。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尽最大能力完成了作为一名援疆医生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不光是看门诊,也多次到兵团农场参加义诊,为当地群众解决切切实实的疾病困扰。主动积极的加入到健康教育的团队,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健康教育讲座,为健康科普作出自己的努力。

除此之外,这一年半里,鲁平主任的微信好友里多了不少哈密面孔。多例复杂的甲状腺相关眼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围妊娠期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添加了鲁平主任好友,方便随时解答患者们的问题。

鲁平主任说,“内分泌疾病,多都是慢性病。这就意味着一个病人可能会跟着医生很多年。作为内分泌科的医生,必须跟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尊重病人,做好自己治病救人的本分事儿,让患者‘不枉遇见我’”。


“大道无形,大爱无声”。一年半的援疆生活即将结束,援疆的日子让鲁平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生活,但无论在哪,她都怀着一样的医者仁心,“我是一名医生,我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在她的眼里,我们看得到医生特有的坚定光芒。


医师,他们是父母的儿女,是爱人的妻子、丈夫,是孩子的父母。

但他们更是患者的强心针,他们的保护神。

为挽救生命,他们潜心专注;为照看病人,他们时刻不怠。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这一切注定了这份工作的忙碌、辛劳与毕生不怠。

为了延长生命的长度,呵护生命的质量,无数医师奋斗在与疾病抗争的第一线。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日,让我们一同对身边的医师们说一句:“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