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传承知识培育栋梁;纵身医海,辛勤耕耘播种思想。
为迎接教师节,展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广大带教老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教师职业热情,增强教师的光荣感和使命感,9月6日下午,一场“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庆祝大会暨教师节颁奖典礼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顺利召开。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领导班子成员陈延平、程兆云,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医护人员代表出席本次大会。
院领导陈延平代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向各位老师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他说,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教师节,是对全国教师的一种关爱,作为白衣天使,我们也要把这一天作为我们行业自律的一种促进。医学是一门专业更是一门事业,医生是一个崇高神圣而又辛劳的职业,不但教医疗技术,更教学生如何做人。
作为河南省首批国家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承担着援外医疗队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重要任务。
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6人,常驻华中阜外的北京阜外医院31位专家具有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研究生导师资格。
华中阜外目前已与郑州大学、新乡医学院建立协作关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医学人才培养,纳入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总体布局。现具有带教资格的老师共723名,每年培养实习生、研究生、骨干医师学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等各级在院学员达1000余人。
多项大奖 花落谁家
为落实国家“建设教育强国”指示,弘扬师德文化,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举办了教师节系列活动。程兆云副院长宣读表彰决定。
第一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是一群年轻人,用热情和态度践行着自己的职业宣言,从专业出发,各显其长。最终,经过教研室初赛和全院决赛的层层选拔,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9名。
除了青年教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为了此次教师节,还设立了优秀教师奖的评选。按照比例分配名额,由医、技、药、护各教研室推荐,由教育培训部核实后递交华中阜外继续教育委员会进行评审,最终确定获奖人员30名。
感念师恩,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随访患者;感念师恩,他们用一生的临床工作去践行和思考,然后再把相关经验传授给年轻医师。他们用智慧运筹帷幄,用创新引领发展,用胆识攻坚克难,用忠诚书写诗篇,这就是华中阜外两位重量级元老,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老专家——原心内科主任沈玉祥、原心外科主任崔识远。本次颁奖的“特殊贡献奖”授予华中阜外这两位“院宝级”专家。
立德树人 分享心得
医疗行业和教育行业都是崇高的职业,所以大家亲切的把医务工作者叫做白衣天使,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为职责,以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为己任。
住培医师心目中的好老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主任、重症医学教研室张静与大家谈谈教学心得,分享自己心目中关于成长和育人的思考。她认为好老师应做良师益友,青年医生应该立长志、常立志。良师可以是严苛要求、可以是温和引导,共同特点是为青年医生的成长负责,能够给与学习、生活多方面引导的全能导师。益友是良师的一种心态,有了这种定位,良师能够去主动关注学生,以一种最契合青年特、情感特长的方式去因材施教。常立志是要常常设定关于成长、关于人生的小目标,集小胜为大胜,使自己走在通往大胜的道路上。立长志不是好高骛远,而是不计较眼前得失,把临床医学视为融入热血中的习惯和品格。临床工作能解决部分病人的需求,带好学生能培养更多救死扶伤的医者。作为带教老师,要言传身教,带出更多扎实专业基础、厚重人文素养、强烈责任担当的医生。
青年教师代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主治医师孙俊杰也从年轻教师的角度与参会人员分享感受。他说,医学教育目前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关系到医学发展的未来,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能够顺利实施,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够顺利实现。做好临床带教,应该言传身教、视如己出;夯实基础、教学相长;培养思维、激发兴趣;尽职尽责、胜任工作。
讲课展示 神采飞扬
没有华丽的道具,没有簇拥的鲜花,不高的三尺讲台挥洒出教师人生的光和热。来自麻醉学教研室的景海娟获得了第一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站在大会现场,她再次为大家奉献上一趟精彩的《麻醉管理》。明晰清楚、激情澎湃,从麻醉管理的定义、以及如何进行麻醉管理出发,再次向青年教师示范了怎样组织一场优秀的课堂。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正是华中阜外这一批大专家、老教师们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把“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精神传递给广大青年学生,让年轻人多了理想信念、多了道德情操、多了扎实学识、多了仁爱之心。
关爱医生,不能只局限在医师节、教师节这一天,更要把这种关爱落实到日常每一天,落实到每个勤勤恳恳的医务人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