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一过,春天就更近了。
过了冬天的心梗高发期,是不是觉得松了一口气?
醒醒醒醒,可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简单。心脏作为人体中唯一一个昼夜不休的器官,是时时需要你重点保护的对象。
还记得我们年前那篇爆款推送吗?
回顾详情请点击↑
里面的专家提醒,字字珠玑。
尤其是这个心梗高发时间段的提醒,不少关注“心”健康的朋友纷纷留言,想知道早晨6时到中午13时,为什么比其他时间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症状。
来,好奇宝宝们上车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秘,找到答案。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依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全国知名专家高传玉教授提醒大家:“从危险程度来讲,一天中存在“伤心四刻”——
早晨6:00左右
上午10:00左右
午后13:00左右
晚上10:00左右
了解心脏的生物钟,在它最脆弱的时候更加呵护,才能给自己更好的保护。”
早晨6:00左右
黎明时分是一天中的第一个危险时刻,此时是心梗的高发时刻。由于清晨体内缺乏水分,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强,再加上脉搏、心率减慢,很容易形成血栓。
一周前,尽管已经入春,天气依然很冷,家住郑州的吴先生要出门晨练,家人怎么劝都劝不住。谁知回家10分钟后,吴先生就出现了胸闷心慌、胸口疼的症状,家人紧急将他送到医院,彼时,吴先生的生命体征已经不稳。随即,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马上为他进行了手术,目前吴先生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追溯病史时,医生发现,吴先生是一名高血压患者。每逢寒冷季节,像他这样具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户外强行锻炼时,屡屡诱发心梗。
建议:清晨起床后要喝一杯温开水,排便时避免用力屏气,早餐少吃油腻和过咸食品,不做剧烈运动。
上午10:00左右
上午的9~11时,心脏活动会达到顶点,这个时候容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建议:心脏不好的人避免情绪波动。
午后13:00左右
饮食会造成血压、血糖波动,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血压下降幅度比年轻人大,从而导致血流减慢,血管淤血,诱发血栓形成。所以,午饭后也是一个危险点。
上周日,李大爷吃完午饭后突然感到胸口痛,很快额头冒起冷汗。在沙发上躺下休息半个小时候,胸口疼痛没有明显缓解。
下午实在扛不住了,李大爷才到医院。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异常:V1-V4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高度怀疑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随后,医生成功为其实施手术。
建议:午餐不宜过饱;饭后打个小盹,半个小时最佳。
晚上10:00左右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晚上9~11点是免疫系统调节的关键时刻,如果在此时段暴饮暴食、情绪过于激动,时间久了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
建议:读读书或听音乐,完全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的准备状态。
除了这几个时刻,专家提醒,下面的这些“时间”也要注意!!!
如厕时
中老年人或有疾患者,大便往往不顺畅,在用力排解大便时,人体的腹内压会增大,血压会迅速上升,甚至可较平时翻一番,心率也相应加快,这一切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建议有冠心病疾患者在如厕时切忌用力过猛,当大便不顺畅时要通过药物等方式辅助排便。
洗澡时
洗澡时全身血管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环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发生危情。
建议冠心病疾患者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洗澡水温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喝酒时
酒精会引起大脑兴奋,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可诱使心律失常,使心脏的负担加重,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者,饮酒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建议有冠心病疾患者不宜饮酒,同时注意清淡饮食,不可暴饮暴食,避免增加心脏负担。
打牌时
打牌、下棋会长时间久坐不动,突然情绪激动,血压一路飙升,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情况时,很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引发悲剧。
建议有冠心病疾患者不宜长时间久坐不动,进行打牌下棋等娱乐时,适当活动利于体内血液循环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