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胸外科病区的走廊里,刘先生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慢慢走回病房。除了刚经历过手术后轻微的疲态,根本看不出几个小时前,他还是一位重症肌无力的患者。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胡为才,带领团队开展“非插管麻醉下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成功治愈刘先生的“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术后不到5分钟,刘先生即能意识清醒,活动自如。此类手术的常规开展,在全国并不多见。
46岁的刘先生来自周口。三个月前,突然出现了双眼上眼睑下垂、复视的现象,本来他也没太当回事,以为只是劳累引起的。没想到,过了几天,情况愈发严重。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无力,步行几十米就要摔倒。
为了寻求进一步治疗,刘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胸外科。医务人员接诊后,诊断刘先生患上了“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重复活动后肌肉无力或易疲劳,休息后症状缓解,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大约0.5~5/10万。
传统的分型可分为眼肌型、延髓型、全身型。像刘大哥这种情况已经慢慢发展到了全身型的症状,表现为四肢躯干肌无力,可能发生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传统的开胸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能充分线路胸腺组织,完全清除胸腺及异位胸腺和纵膈内脂肪,达到胸腺切除的目的,但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特别是因无力咳嗽造成呼吸道感染,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而过大的手术创伤和术后感染是严重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最忌讳、最害怕发生的事情。
经过缜密分析,胡为才副主任带领医护人员集体讨论后,决定为此患者实施“非插管麻醉下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
20日上午10:00,刘先生被推入手术间。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宋志冰先在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而后在全麻镇静下放置喉罩,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手术全程只使用全麻镇静药和镇痛药,不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肌肉力量影响大的肌松药。在精心管理下,刘先生术中呼吸和循环稳定。
术中经检查,刘先生前纵膈内有一个3cm大小的肿物。胡为才副主任在胸部皮肤仅仅切开2个5mm和1个10mm的切口,40多分钟即完成胸脉瘤和胸腺切除,前纵隔脂肪清扫。
手术顺利结束,出血不到5ml。术后不到5分钟,刘先生即意识清醒,可进行指令性活动,呼吸和循环平稳。
刘先生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胸外科“保留自主呼吸的全麻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可治疗的病种更加多样。
自去年12月开展此项术式,华中阜外胸外科已经成功依靠此术式令近20位患者受益。病种覆盖手汗症、肺大泡气胸、后纵膈神经源性肿瘤、前纵膈肿瘤、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肺部肿瘤局部楔形切除……
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插管胸腔镜手术,采用的是静脉复合麻醉技术,并不需要使用肌松药,患者在手术中“只是小睡片刻”,但全身肌肉并没有处于松弛状态,因此,完全可以自主呼吸,避免了双腔气管插管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现在,华中阜外的“非气管插管的胸腔镜手术”的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术式,这也标志着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胸外科“ERAS外科快速康复(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创伤,缩短患者住院周期)”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