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诊室里,35岁的小宋夫妇显得特别欣喜。
因为前几天,他们还在为如何去北京,如何才能挂上专家号而发愁。而现在,为小宋看病的专家,正是他们最想找的大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与心脏移植病区主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首席顾问专家黄洁教授!
在关注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获知黄洁教授在郑州坐诊后,小宋和爱人仅用了40分钟就来到医院。当天就诊、当天检查、当天出化验报告、当天调整治疗方案……舒心的就医环境、顺畅的就医流程、全新的就医体验让小宋一家印象深刻。
小宋家住郑州市中牟县,是一名跑长途的货运司机,离家仅仅两年,没想到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7年底,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开诊惠民后,为保证河南患者足不出省可享国家级专家诊治,在总院长胡盛寿院士带领下,数十名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先后来到河南,定时、长期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工作,实现了阜外专家坐诊、查房、手术、会诊和讲课的常态化。
小宋第一次发病是在2016年。当时为了生计,他常年奔波在郑州到三亚的路上,不管是饮食还是休息都不规律。慢慢地,心脏冠脉发生了严重病变。在路上行驶的他,胸口一阵疼痛。就医后,医生在他堵塞的血管植入了一枚支架。
血管畅通后,小宋又恢复了以前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因为在家停留时间短,就医特别不方便,在没有医师指导的情况下,他居然自作主张停了药。可是,已经有“伤”的血管并不听话。今年2月,小宋刚刚跑车到海南,正在卸货,突然胸口又是一阵剧痛,身边好友马上送他前往附近医院就医。经检查发现,同一根血管的另一个位置,又严重狭窄了。再次植入一枚支架后,小宋又出院了。
前两天,在家休息的小宋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去基层某医院检查治疗后,还是出现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等问题。得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黄洁教授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后,他们打算到北京看病。可是,从郑州到北京,有700多公里。何况就是到了北京,也很难挂上专家的号。正当家人愁眉苦脸,准备再次踏上艰辛的求医路的时候,一个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于是,华中阜外的门诊诊室里,出现了小宋夫妻俩的身影。
黄洁教授在研究完小宋的病情后,为他感到庆幸,她说,小宋已经出现心衰的早期症状,幸亏发现得早,药物调整3-4个星期后,心脏功能有望得到较好的逆转。
听完黄洁教授的介绍,小宋的爱人马女士心里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很踏实,她在感谢医务人员的同时,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级”专家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