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你好吗——小胶囊带来大健康
--吞颗胶囊检查消化道,“恐镜族”的福音来了!!!
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
没时间吃早饭
中午点个外卖
忙起来放到凉
晚上啤酒小龙虾再撸个串
……
胃不舒服了就捂会儿肚子
好了继续嗨~
胃可能早已不堪重负,您真的需要“防患于胃燃”!
一、消化道疾病的意义
消化道疾病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炎症、溃疡、肿瘤,可以累及全消化道。目前,胃肠道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第二位。
二、胃肠肿瘤高发:容易被忽视
1.胃肠道肿瘤早期常无特异症状,甚至毫无症状。早期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容易被忽视。当症状加重再就诊时常常疾病已经出现进展,甚至进入晚期。
2.有年轻化趋势,青年性胃癌、肠癌发病率逐年增多,与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结构有关。
三、胃肠患者为何怕做检查?
1.怕痛苦
胃肠检查的难言恐惧是多数患者惧怕又必须面对的现实,检查怕疼,怕难受,常有恶心、呕吐的痛苦感觉,且心理上常伴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就往往拖着不敢去医院。
2. 时间长
如今,生活节奏快,家庭压力、工作压力大,很多胃肠患者即使想检查,缺很难抽出时间。传统胃肠检查在患者难忍的痛苦下花费时间长,给患者带来诸多的恐惧和不便。
3.准确率低
传统胃肠镜检查通过插管下镜,人工检查,过程中避免不了各种因素导致的误诊和漏诊,对疾病的后期治疗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四、“恐镜族”的福音——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的诞生开辟了内镜技术医学应用的新领域,不插管、无创性、可视化检查;吞服后可自由活动,无需禁止使用手机、wifi,且与胃镜和肠镜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是消化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胶囊内镜主要检查优势在小肠检查
小肠是人体最长的器官,也是医学检查上的盲区。
小肠出血等容易被忽视,小肠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常于晚期发现,小肠疾病漏诊率、误诊率高。
2.内镜是胃部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胃部疾病可以通过幽门螺杆菌、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方式间接诊断。
同时内镜直接观察胃部也是一种必不可缺的检查。
胶囊内镜可以通过对胃黏膜的可视性观察,对胃部疾病进行初筛。对食管、大肠的检查同样能获益。
3.全球体检推荐情况
在欧美发达国家,45岁以下建议每5年做一次全消化道检查,45岁以上建议每2年做一次全消化道检查。
在我国,40岁以上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首次检查无明显病变则以后每3年复查一次。50岁以上建议定期做结肠镜检查,首次检查无明显病变则以后每5年复查一次。
胶囊内镜可以实现无痛苦,无创伤,一步到位的消化道全面检查。
4.适宜人群:
(1)有以下临床症状者:
大便出血,隐血试验阳性、贫血者。
持续性不明原因腹痛、腹泻1月以上者。
不明原因消瘦者。
其他检查怀疑肠道疾病者。
(2)有高危因素者:
有肠道疾病家族史者。
长期服用有非甾体药物(包含小剂量阿司匹林)者。
常发生口腔溃疡者,特别是青少年。
(3)健康人群体检,消化道疾病初步筛查。
5.不适宜人群:
严重吞咽困难、曾经有肠梗阻史、怀疑有肠梗阻、万一滞留不能接受手术者、大出血、克罗恩氏病、肠道有憩室、心脏电子起搏器、孕妇
6.胶囊内镜配合要点
(1)检查前清肠准备
检查前12小时起禁食,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一般分2次清肠。检查前1小时口服西甲硅油15ml ,检查开始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并实时监控,4小时可吃少量干粮,结束后恢复正常饮食。
(2)检查体位变化
观察食管时采取半坐卧位或平卧位,胶囊内镜进入胃腔后先后采取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平卧位→俯卧位→直立体位。
(3)胶囊滞留问题
超过两周未排出体外,需进行检查,一般发生率极低。
华中阜外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已开展胶囊内镜检查!
更多体检项目请详细咨询工作人员:0371-58686868,0371-58680365
供稿 医技 王瑞娟 廖化波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