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护士跟您聊聊消化性溃疡的那些事儿
2021-10-22
浏览次数(2634)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内镜护士跟您聊聊消化性溃疡的那些事儿

1.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的炎症与坏死性病变深达或穿透黏膜肌层导致的溃疡。常发生在与胃酸接触的消化道黏膜,以胃、十二指肠最为常见。胃或球部的前后壁同时存在溃疡者,称为对吻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溃疡者,称为复合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是单个,少数有2~3个溃疡,后者称为多发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直径>2cm或胃溃疡直径>3cm者,均称为巨大溃疡。此外,消化性溃疡也可见于食管下段、空肠美克尔憩室等部位,具有年龄和季节的发病特点。

2.主要病因是什么呢?

消化性溃疡是由损害因素与防御因素间平衡失调所致,损害因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应激等。防御因素包括胃黏液、黏膜屏障、黏膜血流量、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

3.临床表现有哪些?

消化性溃疡以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其特点为慢性疼痛,呈周期性和节律性发作,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周期性指症状持续数日或数周后缓解,常复发,可由精神紧张、饮食和服药不当等因素诱发,节律性指疼痛的发生和缓解与进食时间有关。

4.内镜下表现:

活动期 (A):溃疡基底部蒙有白色或黄白色厚苔。周边粘膜充血、水肿(A1),或周边粘膜充血、水肿开始消退,四周出现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A2)。

愈合期(H):溃疡缩小变浅,苔变薄。四周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向溃疡围拢,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H1),或溃疡面几乎为再生上皮所覆盖,粘膜皱襞更加向溃疡集中(H2)。

瘢痕期(S):溃疡基底部的白苔消失,呈现红色瘢痕(S1),最后转变为白色瘢痕(S2)。



5.并发症:

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6.好发人群:

(1)长期精神紧张人群

精神状态会影响胃液分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导致消化性溃疡。

(2)生活不规律人群

精神紧张、精神压力大、长期生活、学习不规律、暴饮暴食、抽烟、饮酒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胃黏膜保护功能降低。

(3)有溃疡家族史人群

临床研究发现上一代有溃疡的病人,后代的溃疡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高,遗传背景具有一方面的因素。

7.如何预防?

(1)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后者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并可能具有提高黏膜屏障作用。

(2)有规律的定时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

(3)饮食宜注意营养,但无需规定特殊食谱,餐间避免零食,睡前不宜进食。

(4)尽量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

8.日常护理

(1)症状较重或有并发症时,应卧床休息。溃疡缓解期应适当活动,工作宜劳逸结合。

(2)了解各类抑胃酸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病人应正确服用。

9.饮食护理

(1)注意少盐、少油,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建议进食豆制品、蛋类、瘦肉等食物。

(2)避免茶叶、咖啡等引起胃酸分泌增加的食物。


供稿  内镜中心 翟晓阳

责编  汤笑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