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老年人因残致死首因
2023-03-03
浏览次数(9474)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跌倒:老年人因残致死首因


跌倒是指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包括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不包括靠在家具或墙壁上的情况。《老年人防跌倒联合提示》显示,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也是老年人发生创伤性骨折的主要原因。跌倒可能导致伤残、失能、甚至死亡。因此日常防控至关重要。

一、跌倒的危害

老年人跌倒中最大的危害是骨折,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髋部,髋关节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次是头部和躯干,硬膜下血肿、严重软组织损伤等。最严重的是跌倒后并发症:肺部和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骨骼肌减少、营养摄入不良、心脑血管疾病、多器官衰竭、害怕跌倒减少活动导致脱离社会等。

二、跌倒的危险因素 

  骨骼肌肉损害和退化,步态和平衡功能受损,反应能力下降,营养不良、服用降压、降糖、镇静安眠类药物,跌倒史,环境和心理因素等均可导致跌倒。

三、跌倒容易发生的地点和时刻有哪些?

  1.地点:床边、厕所、面盆边、走廊及人员较多处;

  2.时刻:着急接电话时、起夜时、洗澡时、上下车时、乘扶梯时、服药后30分钟至1小时。

  四、跌倒的防控措施

  (一)增强防跌倒意识,加强防跌倒知识和技能学习。

  (二)积极预防治疗骨质疏松,营养均衡,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运动量应以体能和健康状态为基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包括太极拳、散步、坐位抬腿、举矿泉水瓶等。研究发现,太极拳可以将跌倒的机会减少一半。

  (三)家庭危险移除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近4成高危老年人跌倒风险。

  1.地面和通道:

  (1)地面平整,地毯或地垫没有褶皱或边缘卷曲;

  (2)在楼梯、过道安置扶手,添加感应灯,不堆放杂物;

  (3)室内使用防滑地砖。

  2.客厅:

  (1)室内照明要适当,太亮易刺眼,太暗看不清;

  (2)取物方便,不需要使用梯子或凳子;

  (3)沙发高度和软硬度适合起身;

  (4)常用椅子有扶手;

  (5)家具位置不要随意挪动,以免老年人不熟悉环境。

  3.卧室:

  (1)使用双控照明开关,躺在床上不用下床也能开关灯;

  (2)床边没有杂物影响上下床;

  (3)床头装有电话;

  (4)选择高度适宜的床。

  4.厨房:

  (1)排风扇和窗户通风良好;

  (2)不用攀高或不改变体位可取常用厨房用具;

  (3)厨房内有电话。

  5.卫生间:

  (1)地面平整,排水通畅,使用防滑垫;

  (2)不设门槛,内外地面在同一水平;

  (3)淋浴区、坐便器等区域增设高度适合的扶手,选用安全稳定的洗澡椅,并采用坐姿沐浴,切忌赤脚沐浴;

  (4)洗漱用品可轻易取用;

  (5)洗澡时间不宜太长,浴室门不要反锁。

  (四)、正确的着装要求

  衣服宜选择轻、软、宽松、对襟的;裤子长短合适,不宜太长,松紧带裤腰;鞋子要大小合适、透气性好、舒适和安全,鞋底轻、防滑、有弹性,尽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底过于柔软以及穿着时易于滑倒的鞋。

  (五)、正确使用辅助器具

  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如轮椅、拐杖、助行架、髋关节保护内裤等,保持性能良好,使用方法正确,高度合适,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六)、起床三部曲:3个30秒原则

  1.平躺30秒:睡醒后,睁开眼睛,左顾右盼,伸伸懒腰躺30秒,先不要急着下床;

  2.坐位30秒:慢慢起身,两腿下垂在床沿坐30秒;

  3.站立30秒:缓慢站立,30秒后无不适,再缓慢行走。

  五、跌倒的正确姿势

  万一跌倒,立即用双手撑地!用手撑地,一般是腕关节受损,相对于臀部着地或一侧身体着地,造成的伤害和治疗的难度要小得多。  

老年人千万不要跌倒,任何一次跌倒都可能使自己再也不能站起来!对老年人跌倒,重点在于采取预防措施,事前主动防范,可以有效降低跌倒风险,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减少跌倒所带来的伤害。


供稿 护理部 朱贺变

责编 吴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