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与 CT 傻傻分不清楚?答案来了...
很多人会把ECT和CT这两个检查混淆,其实ECT与CT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检查方法,分别隶属于核医学科与放射科。
ECT,是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通常在核医学科完成,包括SPECT、PET(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它是一种利用放射性药物成像来了解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生理、生化及病理方面变化的检查方法。大多数疾病在病程的早期仅有功能、血流、代谢和受体方面的改变,而其成像的基本原理正是利用靶向原理被某个器官或病灶特异性摄取放射性药物,根据它在脏器内外或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之间分布的差异及ECT仪器静态或动态探测,显像剂分布的差异,如稀疏、缺损或过度浓集等方式来了解疾病。
核医学科
比如甲状腺结节显像,静脉注射高锝酸钠注射液(99MTC)注射15~30分钟后,被甲状腺吸收,通过ECT显像,便可了解甲状腺结节的位置、形态、大小、数量及其摄取功能情况等,可清晰看出结节是单发还是多发,是“热结节”还是“凉结节”或是“冷结节”。结合抽血查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以及结合患者的病情,便可明确诊断结节是甲亢还是甲减或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显像 骨显像
由于显像原理的不同,ECT 仪器本身不发出射线,它更侧重反映器官的血流、代谢和功能。比如,骨骼显像比普通X线拍片或 CT检查可提早3~6个月发现病变。因此,对一些较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等,即使患者没有骨痛,也可做该检查,以早期发现转移病灶。此外,ECT显像对早期了解心肌、大脑等的血供,以及诊断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ECT检查用的显像药物随着时间大部分都会自动衰变,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其化学含量和辐射量都很微小,没有不良反应,也不会诱发过敏反应。只要用药剂量合理,不会给受检者造成健康损伤。患者检查后可以适量多饮水,促进代谢。
CT是指X射线穿透式计算机断层显像,是在放射科(CT室)完成的。它是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CT机接收穿透过该层面的 X射线,CT 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经计算机处理成像。医生通过观察各器官组织的 CT 图像来判疾病。
CT的是器官组织的解剖和形态结构,图像清晰度高。CT 的应用历史较长,不受药物限制、适用范围更广,所以应用更方便。检查时需要对受检部位以外的器官采取防辐射措施。
ECT检查与CT检查是互为补充的,二者不可互相替代。根据不同的病情,可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具体情况检查前应咨询相关医生。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心肌灌注显像和全身骨显像的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心肌灌注显像
检查流程:
1.检查当天到预约窗口登记。
2.工作人员会给您带到注射室注射显像剂。
3.注射显像剂后30分钟内喝酸奶或牛奶2袋。
4.打针结束后护士给你交代上机检查时间 。
5.检查时排空小便,去掉皮带、手机。
6.领取检查报告:根据条码提示到核医学科预约登记大厅自助机,扫条码打印报告。
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当日可少量清淡饮食。提前准备酸奶或牛奶2袋。
温馨提示:
1.因放射性药物的特殊性检查当日,临时更改或取消该检查,我科将收取检查显像剂费用。
2.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检查,需于预约前一天17:30之前提前通知核医学科。
二、全身骨显像
检查流程:
1.检查当天到预约窗口登记。
2.工作人员会给您带到注射室注射显像剂。
3.注射后2小时内饮水1000毫升,多排尿。
4.请于X时到候诊室等待上机检查。
5.检查时排空小便,去掉皮带、手机。
6.领取检查报告:根据条码提示到核医学科预约登记大厅自助机,扫条码打印报告。
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当天可正常饮食。
2.排尿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污染到裤子上。
温馨提示:
1.因放射性药物的特殊性,检查当日临时更改或取消该检查,我科将收取检查显像剂费用。
2.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到达,需于预约前一天17:30之前提前通知核医学科。
供稿 核医学科 吴文静 宋圆圆
审稿 张灵芳
美编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