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那些事
2024-03-01
浏览次数(1065)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据《2023年世界心脏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几十年以来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2021年,有20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约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指出,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CVD)是我国城乡居民第1位死因。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危险因素一样,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血脂的健康管理刻不容缓。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有关血脂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高血脂?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高脂血症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高血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根据空腹静脉血清检测指标将血脂异常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

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TC≥5.2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TG≥1.7mmol/L)、混合型高脂血症(总胆固醇≥5.2mmol/L和甘油三酯≥1.7mmol/L)、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mmol/L)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

当上述血脂指标一项及以上异常则可诊断为血脂异常。

高血脂的危害有哪些?

· 高血脂是一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可以致残致死的疾病,血液中过多的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如果沉积在内脏会使内脏体积增大影响其功能,沉积于皮下组织会形成脂肪瘤等。

· 长期血脂高,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引起心肌梗死、心脏猝死、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还可导致高尿酸血症、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脂肪肝等疾病。

高血脂有哪些症状?

高血脂的病情不同,症状也不一,它在疾病初期没有任何感觉,大部分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轻度高血脂患者通常没有任何不舒适感,部分中度高血脂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等症状,有些人员还伴有体重增加或肥胖等症状。重度高血脂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等症状,甚至会引起冠心病、脑中风和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等。

高血脂好发于哪些人群?

高血脂好发于有高血脂家族遗传史者、30岁以上体型肥胖者(BMI>30)、35岁以上长期大鱼大肉、高脂、高糖饮食者、长期吸烟、酗酒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压力大者、不爱运动者、绝经后妇女等人群。

得了高血脂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把血脂异常和高血脂混为一谈,认为血脂高就应该一降再降。事实上,有的指标要调低,如被称为“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而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希望它高点更好。千万不要忽视,积极与医生沟通,首先了解自己正常的血脂水平是多少?按医生指导进行降脂治疗。

1、饮食疗法,控制饮食,采用均衡合理的饮食结构,以下饮食原则:低胆固醇、低脂、高膳食纤维、充足蛋白质、适量碳水化合物饮食。即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少吃动物油,少吃油炸食品,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

2、运动疗法,定期地去进行具有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即增加运动,每天运动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餐后1-2小时运动最合适,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如快速步行、慢跑、游泳、打太极等。

3、药物疗法,甘油三酯高和胆固醇增高等高脂血症用药需根据不同病症应用,具体用药要去医院咨询医生,由医生开具处方。

4、控制其他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等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总之专家认为综合调脂是管理血脂指标的关键,对于长期吸烟、酗酒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则更需要关注血脂指标、适当调脂,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本科普文章得到“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i科普”科技志愿者服务项目(HNKP2024130)”的公益支持。

20240301171114_038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