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施展二尖瓣钳夹术,难度堪比“空中徒手捉蜻蜓”
2024-06-25
浏览次数(2937)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这次真是差点没命,非常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近日,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门口,即将康复出院的马先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把一面面锦旗送给医护人员。

几天前,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主委、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主任张静教授CCU石宗华副主任医师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韩宇主任等专家展开抢救,并实施高难度二尖瓣钳夹术,挽救了马先生的生命。

48岁的马先生来自鹤壁市,1个多月前出现无明显诱因咳嗽、咳痰和发热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双肺感染性病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效果非但不明显,病情甚至还迅速加重,并且开始咯血。家人赶紧带他到上级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心脏二尖瓣脱垂。

此时,马先生病情急转直下,生命体征无法维持,新乡市某医院专家紧急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然后转运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CCU。

接诊后,张静主任带领团队立即展开抢救,给予利尿、补充白蛋白、抗感染治疗。由于患者病情过于危重,仅有ECMO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张静主任当机立断,给患者用上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进一步缓解心脏后负荷。

患者的血压刚维持住,肌酐又急剧升高。这是肾衰竭的征兆!石宗华副主任医师当机立断,又给患者用上了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在三大“生命重器”的保持下,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艰难维持住了。尽管如此,张静教授等专家看着屏幕上一片雪白的双肺,仍丝毫不敢松懈。

经过一番深入研究,张静教授得出明确诊断,“白肺”并不是由感染造成,而是由心源性肺水肿造成的。据此可以推测,患者此前急性心梗后,心脏二尖瓣腱索断裂,造成瓣膜后叶严重脱垂。

当务之急是,尽快实施手术,解决二尖瓣严重脱垂问题。经过CCU专家的精心治疗后,生命接力棒交到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韩宇主任的手中。

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韩宇博士等一致认为,患者病情过于危重,多脏器濒临衰竭,根本无法通过开胸手术,微创修复二尖瓣是唯一的方法。

经过充分准备后,韩宇博士准备运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二尖瓣钳夹术”来解决这个难题。手术台上,韩宇教授精准操作,小心翼翼把小夹子输送到预定位置。

由于心脏不停跳动,脱垂的瓣膜后叶也跟着快速摆动,而且摆动的幅度非常大,要想用夹子捕捉到,难度堪比“空中徒手捉蜻蜓”。

韩宇博士把夹子高度调到最大,在左心房内一击必中顺利夹住瓣膜后叶,然后轻轻往下推,把前后瓣叶捏在一起,顺利进行了钳夹。

钳夹操作完成后,超声影像显示,二尖瓣返流几乎消失,手术获得成功。手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先后摆脱了ECMO、IABP和CRRT,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张静教授介绍,心源性肺水肿死亡率很高,再加上二尖瓣脱垂,如果没有多学科专家全力以赴的救治,马先生是不可能挺过这一关的。在救治急危重症领域,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越来越能够体现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的技术优势。

韩宇博士介绍,马先生不仅病情危重,多脏器濒临衰竭,而且二尖瓣脱垂的宽度超过20毫米,高度也超过了15毫米,手术难度非常大。这个病例的救治,可以说把世界最先进的二尖瓣钳夹器械和技术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