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微创方式帮助患者更快恢复
2024-12-03
浏览次数(1307)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是青少年和运动猝死

最主要原因之一

该病预后差异很大

有人会出现房颤

有人会进展为心衰

及时有效的治疗

可以改变患者“命运”


近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与超声科专家团队,连续为6名年轻患者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Liwen术式)”,用微创手术方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王先生今年43岁,是一名人民教师。


三年前,开始出现胸闷的症状。尤其是吃饱饭以后,胸闷感觉尤其明显。不能剧烈运动,连上楼都觉得困难。休息后,症状会减轻。在医院检查后,进行药物治疗,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


近段时间,王先生出现了严重的胸闷、气短、呕吐,当地医院检查心脏造影,血管并没有严重问题。问探查原因进行治疗,王先生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主任韩宇博士接诊后,为患者完善检查,诊断王先生为“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


无独有偶,跟王先生同一病房的小张也患有一样的疾病。


小张今年26岁,看上去“年轻力壮”,但内里同样有一颗“肥厚”的心脏。


跟王先生一样,小张也是三年前开始出现胸闷的症状。在外打工的他,剧烈活动后开始胸闷,心跳比平常要快好多。吃完饭必须休息一会才能活动,否则就胸闷的喘不上气。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几年的药物治疗。最近也是慕名前来,想用介入的方式,看是否能解除后患。


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主任韩宇博士团队与超声科主任田新桥团队针对六位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研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决定用“Liwen术式”解决问题,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进行射频消融,精准治疗他们的肥厚性心肌病。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在韩宇主任的指导下,孙子瑞副主任医师与超声科韩相国副主任医师、马玉磊主治医师等专家借助超声成像引导,通过引导架插入射频电极针,进入前室间隔基底部的肥厚部位,确认射频针安全距离,启动射频机进行精准射频。经过多次消融,使左室流出道梗阻减轻或消失,从而改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术后,六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现在感觉很好,来的时候都得人搀扶着,走路都困难,现在一点事没有,身轻如燕……”


20241215095858_5065.jpg

孙子瑞副主任医师介绍,“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可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晕厥甚至猝死,危及患者生命。


“超声引导下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Liwen术式)”具有不开胸、不停跳、路径短、创伤小、恢复快、无辐射等优势。该术式不仅考验心脏团队的技术实力,对超声、麻醉、重症监护也有很高要求,目前国内仅有少数顶尖心脏中心常规开展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