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许多患者认为患病后应尽量减少活动,多休息。然而,科学合理的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不仅是安全可行的,更是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科学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意义重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的耐力和泵血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规律运动还能帮助患者控制体重,调节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改善身体代谢功能,减轻心脏负担。此外,运动有助于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运动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个体化原则,每个人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在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其次是循序渐进原则,切不可急于求成,应从低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适合冠心病患者的运动项目众多,了解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有助于患者选择更适宜的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其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呼吸和循环系统能够持续为肌肉提供足够的氧气,使体内的糖分得以充分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供应身体所需。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中医传统功法等。以步行来说,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速度和距离,比如每天步行30分钟以上,速度保持在每分钟60-80步。中医传统功法动作缓慢、柔和,既能调节呼吸,又能增强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非常适合冠心病患者练习。
而无氧运动则是在肌肉 “缺氧” 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一般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且爆发力强。这种运动主要依靠体内的糖分在无氧状态下分解产生能量,但这种供能方式会在体内产生较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和酸痛。像短跑、举重、俯卧撑、快速仰卧起坐等都属于无氧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无氧运动因强度较大,可能会对心脏造成较大负担,一般是配合有氧运动进行,因此需要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
在进行运动时,冠心病患者还需注意诸多事项。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如活动关节、慢走几分钟等,避免突然运动对心脏造成冲击。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运动后也不能立刻休息,需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缓慢步行、拉伸肌肉等。此外,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也很重要,避免在清晨时段运动,因为此时人体血液黏稠度较高,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可选择在下午或傍晚进行运动。
冠心病患者通过科学运动,能够为自己的心脏健康注入新的活力。但请务必记住,在运动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并严格遵循运动原则和注意事项。让我们一起以科学运动为翼,助力冠心病患者重焕生机。
供稿 心脏康复病区 黄玉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