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烦恼--下肢静脉曲张
炎炎夏日,穿裙子穿短裤总能给闷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爽,然而却有一些人健美的小腿却因爬满了小蚯蚓而让人烦恼,这些盘区在腿上的小蚯蚓就是不能被忽视的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俗称“浮筋腿”,是静脉系统常见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造成静脉曲张,以大隐静脉曲张最为多见,国外文献报道静脉曲张的患病率高达25%,而我国静脉曲张发病率约为10%-15%。
一、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
1.先天性静脉瓣膜功能缺陷;
2.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
4.髂静脉卡压综合征等。
二、发病机制
轴向静脉的静脉瓣膜功能障碍所致的静脉压力升高、瓣膜返流、浅静脉管腔扩张,导致静脉迂曲隆起、渗出液进入周围皮下组织,进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三、症状
酸:晨轻暮重,行走后出现下肢的酸胀感。
胀:行走后出现下肢水肿,踝部水肿最为常见。
痛:静脉曲张后期可能会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引起的沿静脉走形的疼痛,以及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引起疼痛。
痒:下肢局部皮肤刺痒,严重时会出现皮炎或湿疹。
曲:血管迂曲、扩张。
硬:尤其是足靴区,出现局部皮肤片状脱屑、发红、紫黑色色素沉着、皮肤脂质硬化。
烂:早起炎症渗出,继而发生溃疡,最终皮肤全层坏死,俗称“老烂腿”。
四、分期
五、静脉曲张易发人群
1.久坐久站的人: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群,包括教师、厨师、外科医生、商场销售员、警察等。
2.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因为年龄增长,肌肉出现松弛,肌肉的收缩力度会减弱,如果出现了静脉壁及瓣膜退行性病变,就会引起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引起血液倒流,从而发生静脉曲张。
3.肥胖、怀孕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导致静脉扩张。
4.习惯性跷二郎腿、盘腿等坐姿的人也非常容易压迫到腘窝处的静脉,影响血液回流。
六、如何确诊静脉曲张
七、下肢静脉曲张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解除患者的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
代表药物:黄酮类、七叶皂苷类、香豆素类等。
主要作用机制为:
(1)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炎、抗渗出;
(2)保护静脉,提高静脉弹性和张力;
(3)促进静脉回流,促进淋巴回流,改善微循环;
(4)抗氧自由基,保护受损伤的组织细胞。
2.压力治疗
使用弹力绷带、循序减压弹力袜以及间歇充气加压。
(1)使得下肢远端至近端所受压力逐渐降低,促使静脉通过深部回流。
(2)促进水肿组织中过多的水分重吸收,缓解静脉及淋巴系统的负担,减少长期水肿引发的炎症反应。
3.硬化剂注射治疗
刺激静脉内膜使其粘连、纤维化,消除或减轻局部的静脉高压。
4.手术治疗
(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
优点:从根本上消除了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反流;
缺点:该手术切口多,创伤大。
(2)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使局部组织高热,导致血管内皮损伤、静脉内膜胶原纤维收缩,直至血管闭合,并最终导致纤维化。
优点: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康复快等优点,其组织穿透性较弱,对周围组织损伤相对较小。
缺点:射频只处理近端主干,远端主干及属支均需另行处理。
(3)静脉腔内微波治疗术(激光治疗)
通过热能使静脉内膜纤维化收缩,进而管腔闭锁。
八、下肢静脉曲张如何预防
温馨提示
静脉曲张正确预防、早发现、早就医,避免经久不愈的溃疡形成。当您的腿部出现沉重、发痒、肿胀、色素沉着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这有可能是静脉曲张的征兆。
供稿 血管外科病区 李锦莉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