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反酸10余年,10分钟套扎搞定
2023-10-06
浏览次数(3417)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烧心反酸10余年,10分钟套扎搞定

——“内镜下贲门缩紧术”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状态,是临床中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反流及烧心是其最常见症状。

药物依赖10年,1周改变现状,内镜下贲门粘膜缩紧术,亮了!

内镜下贲门缩紧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技术,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先生是一个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年前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加班、熬夜、不运动以及应酬所伴随的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让李先生患上了一种“胃食管反流病”,主要表现胃反酸、烧心,夜间经常咳嗽,经常觉得咽痒,需要清嗓子,10年来,李先生反复在各大医院就诊,中药西药吃了无数,每次治疗都有良好的疗效,但最令常先生郁闷的是,不能停药,一停药隔几天症状就复发,复发后又要吃很久的药才能缓解,在长期的复查过程中发现,食管下段,由于长期的酸、碱反流刺激,有了轻度的不典型增生,况且长期服用药物,经济压力明显增加。 经过反复咨询,李先生于近日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消化内科。张立达主任医师认真看了李先生的资料后,建议他可以做一种胃镜下的微创治疗方法——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

张立达医生介绍说,这种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套扎器和金属夹在贲门松弛明显处,给予结扎,形成瘢痕,达到缩窄的目的,从而减轻反流。此项技术通过前期临床试验疗效显著,我科引进后,已经开展数例,效果很好。李先生心动了,立即决定住院接受治疗。



术前


术后


常见的抗反流手术术式

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在西方国家应用较为普及,被认为是外科治疗GERD的金牌手术,但该术操作困难(对术者操作经验要求较高),创伤也比较大,因此,对于GERD的微创治疗方式的探索一直备受临床关注。目前,内镜下治疗 GERD的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注射治疗、内镜下热能射频治疗、内镜下胃腔内缝合或折叠治疗、LinX抗反流系统等。

一、内镜下注射治疗

内镜下注射治疗是在内镜下用注射针于食管下段-贲门局部黏膜下注射生物相容性物质或硬化剂,以增加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达到抗反流的目的,但因其安全性和疗效不佳已被弃用。

二、内镜下热能射频治疗(Stretta法)

Stretta射频治疗是在内镜下,将带有球囊探头的射频导管经活检孔道送至齿状线附近,将球囊上展开的4个针样电极刺入胃食管连接处肌层,释放射频能量产生热量,使组织破坏、再生,从而增加食管下括约肌(LES)的厚度;同时,射频能量可破坏食管肌层迷走神经节,阻断一过性LES松弛,适用于轻中度的胃食管反流病

三、内镜下胃腔内缝合或折叠治疗

经口无创胃底折叠术(TIF):TIF是一种新型的治疗GERD 的方法。TIF设备由360°旋转的牵引器、加固器、通过内镜的导管装置组成,该术在内镜下将齿状线附近胃食管交接处的全层组织通过牵引器旋转下拉4~5cm并加固固定,形成一个胃腔内全层抗反流阀瓣,达到治疗食管裂孔疝、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压(LESP)的目的。TIF术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质子泵抑制药(PPI)使用,目前已成为治疗GERD的热门技术,但其远期疗效尚需验证,未能在临床广泛推广。

四、LinX抗反流系统

LinX抗反流系统是由一串含磁力的钛珠构成的圆环,可经腹腔镜置于患者胃食管交界处的LES。静息状态下,该系统主要靠钛珠间的弱磁力吸引关闭LES,起到抗反流的作用。当患者正常吞咽时,食团可撑开钛珠环使其吸引力减小,类似于LES舒张,允许食团进入胃内。但由于要在患者体内植入异物,目前还不能为多数患者接受,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且尚未在国内普及。

五、内镜下贲门紧缩术

内镜下贲门紧缩术是利用套扎器,一次性均匀间断的套取LES周围松弛及多余的粘膜,粘膜脱落的同时愈合,造成食管下端裤链式收紧,相比传统的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RMS)手术,形成粘膜切除愈合部位与正常粘膜交替连接,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了僵硬及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较少的治疗器械,且恢复较快,具有治疗费用低、疗效肯定的特点,适合中国国情。


供稿 内镜中心 宋改霞 郭艳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