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肺,静待冬日安宁
2025-09-19
浏览次数(37)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秋风渐起,很多人嗓子发干、咳嗽连连,第一反应就是“吃梨润肺”。其实,中医说的“秋燥伤肺”与现代医学里的“气道黏膜屏障受损”“气道高反应性”不谋而合。单靠吃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科学地把“吃”和“动”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秋季护肺“组合拳”。

一、为什么秋天肺部容易“报警”

1.湿度骤降:9月起北方平均相对湿度可由70%跌至45%,气道表面液体层蒸发加快,纤毛摆动频率下降,病原体更易附着。

2.昼夜温差:冷空气直接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哮喘、慢阻肺患者夜间症状加重20%–40%。

3.过敏原“爆表”:蒿属花粉、尘螨、霉菌孢子浓度在9月上旬达到全年次高峰,过敏性鼻炎合并咳嗽患者显著增多。

4.病毒传播:开学季人群聚集,鼻病毒、流感病毒提前热身,慢性气道病患者一旦感染,急性加重风险升高。

5.大气污染:秋收秸秆焚烧、汽车尾气氮氧化物叠加,PM2.5每升高10μg/m³,当日哮喘急诊量增加1.8%。

6.“贴秋膘”误区:高热量、高盐饮食增加体内炎症水平,反令呼吸道更易水肿、分泌黏液。

二、呼吸科医生的“秋季护肺处方”

(一)药物:该吸就吸,该打就打

稳定期慢阻肺: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双支扩是“底裤”,不能因症状减轻擅自停药;

支气管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灭火器”,即使无症状也要维持最低有效剂量;

疫苗:9月是接种流感、23价肺炎球菌的“窗口期”,>60岁或合并慢病者强烈推荐联合接种;

抗IgE、抗IL-5靶向药:重度嗜酸粒细胞型哮喘、激素依赖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可在专科评估后使用。

(二)环境:给肺一个“洁净舱”

温度:室内20–24℃,湿度40–60%;空调滤网每月清洗1次。

空气:雾霾天关闭门窗,开启HEPA空气净化器。

出行:花粉指数>100时,外出佩戴N95+护目镜;回家后生理盐水冲鼻。

(三)生活习惯 养肺“秋季养肺,要注意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受凉,适当增减衣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悲伤情绪。秋季养肺,从生活习惯开始。”

(四)饮食养肺,润燥又健康

秋季护肺饮食的核心是“高抗氧化+高水分+优质蛋白+低盐低糖”。

1.高抗氧化蔬果

百合:含甾体皂苷、秋水仙碱,可抑制气道炎症因子IL-6表达。

白萝卜:芥子油苷代谢物萝卜硫素,激活Nrf2通路,提升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紫甘蓝、蓝莓:花青素可减少自由基对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

建议量:每日500g蔬菜+250g水果(糖尿病患者适量),深色食物占比50%以上。

2.优质蛋白

深海鱼:三文鱼、鲭鱼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降低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

豆制品:大豆异黄酮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可减轻女性哮喘患者绝经后急性发作。

建议量:鱼2次/周,每次100–150g;豆制品每日30–50g干豆当量。

3.温和润燥主食

山药:含黏多糖,可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减少胃酸反流导致的咳嗽。

薏米:健脾渗湿,减少痰液黏稠度。

4.需要少碰的“地雷”

高盐腌制品:钠离子促使支气管黏液腺肥大,痰量增多。

酒精:抑制呼吸道纤毛运动,并增加夜间反流风险。

辛辣油炸:辣椒素、丙烯酰胺刺激迷走神经,诱发阵咳。

(五)“呼吸康复操”:给气道做“SPA”

国际GOLD指南已将呼吸康复列为慢阻肺A级证据;即使是健康人群,坚持训练也能提高运动耐量、减少感冒次数。

1.缩唇呼吸

作用:延长呼气相,减少肺动态过度充气。

步骤:

①经鼻吸气2秒,默数“1、2”;

②口唇缩成“吹蜡烛”状,缓慢呼气4秒,默数“1、2、3、4”,可在面前放一根细纸条,目标让它轻轻飘起,但不能吹灭想象中的蜡烛。

③每次10–15循环,每日3组。

2.腹式呼吸

作用:增加膈肌移动度,提高潮气量。

步骤:

①仰卧屈膝,左手放胸口,右手放脐上;

②慢吸气至右手抬起、左手尽量不动;

③缓慢呼气,右手下降;

④每次8–10分钟,每日2–3次。

3.全身耐力运动

散步、快走、慢跑、呼吸操、八段锦等都是适合秋季的运动。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注意:运动需结合自身状况量力而行;哮喘患者运动前15分钟可预热及使用SAB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预防。

(六)中医养肺 

秋季养肺,中医有妙招。按摩迎香穴、摩喉、擦背、呼吸吐纳、大笑、热水熏蒸、主动咳嗽、练呬字功等都是中医养肺的方法。秋季养肺,从中医开始。

三、重点人群“一人一策”

1.慢阻肺

–居家必备:指夹式脉搏血氧仪、PeakFlow峰速仪;

–急性加重早期识别:痰量↑、脓痰、气促↑,任一指标恶化>24h即来院。

2.哮喘

–9月复查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FeNO)、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

–校园患者:体育课准备SABA随身吸入器,运动前15min预防用药。

3.过敏性鼻炎

–阶梯治疗:鼻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加口服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伊巴斯汀)→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免疫治疗:尘螨过敏者5岁以上即可启动皮下或舌下脱敏。

4.≥65岁健康老人

–每年一次低剂量胸部CT,早期筛查肺癌;

–肌少症预防:蛋白质1.2g/kg/日+抗阻训练,减少跌倒及肺炎风险。

四、写在最后

秋季护肺,不靠“偏方”,而靠“科学组合拳”:抗炎饮食重建黏膜屏障,呼吸康复训练提升肺功能和运动耐量。从今天开始,给自己订一份“润肺日程表”,把每一口呼吸都变成秋天的礼物。若您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胸痛或持续喘息,请立即就医,让专业团队为您保驾护航。

 

供稿 呼吸内科 单海娟

审稿 朱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