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用药宣教
2018-03-13
浏览次数(6470)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院患者常用药物

1.抗血小板药物

药物作用: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常用药物及维持量:

阿司匹林肠溶片:0.1g(1片),1次/日,如无禁忌,长期服用;

氯吡格雷片:75mg(部分患者遵医嘱增减剂量),1次/日,至少服用1年;

替格瑞洛片:90mg(部分患者遵医嘱增减剂量),1次/日,至少服用1年;

注意:一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需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服用1年;后阿司匹林长期服用,若阿司匹林不能耐受,可单独使用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替代。

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出血”。若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轻度瘀斑等轻微出血不必惊慌,到心内科就诊咨询是否调整用药;若出现黑便(胃肠道出血可能)、重度瘀斑、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需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并立即就医。

2.调脂药物

药物作用:降低血脂,延缓斑块形成,减轻狭窄,逆转斑块。

常用药物及维持量:

阿托伐他汀钙片(胶囊):10-20mg,1次/日,如无禁忌,长期服用;

瑞舒伐他汀钙片(胶囊):5-10mg,1次/日,如无禁忌,长期服用;

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平时注意是否有肌酸、肌痛、无力症状,若有需及时到院监测肌酸激酶;监测肝功能;

限制饮酒,嗜酒患者长期服用他汀可能加重肝损伤;

晚饭后或睡前服用最好,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可任意时间服用。

3.改善心功能药物—β受体阻断剂

药物作用:减慢心率,预防心肌缺血;减少猝死,预防心衰。

常用药物及维持量:

美托洛尔片:25-100mg(剂量遵医嘱调整),2次/日,如无禁忌或不良反应,长期服用;

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190mg(剂量遵医嘱调整),1次/日,如无禁忌或不良反应,长期服用;

比索洛尔片:2.5-10mg(剂量遵医嘱调整),1次/日,如无禁忌或不良反应,长期服用。

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需关注心率变化,冠心病患者目标静息心率55-60次/分,若<50次/分应就医。静息心率:在休息,未运动时监测;

不能随意或突然停药。若有停药需要,需要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

4.改善心功能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

药物作用:扩张血管,降压,预防心力衰竭,保护心功能。

常用药物及维持量:

培哚普利片:2-8mg(剂量遵医嘱调整),1次/日,如无禁忌或不良反应,长期服用;

贝那普利片:2.5mg-20mg(剂量遵医嘱调整),1次/日,如无禁忌或不良反应,长期服用。

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关注血压变化,若多次低于90/60mmHg或有头晕等低血压症状需调整用药;

关注是否有难以耐受的干咳,若难以耐受可更换药物;

双侧肾动脉狭窄、孕妇、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相关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史等患者禁用;

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不能耐受可换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厄贝沙坦、缬沙坦等)。

5.其他药物

若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需积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相关的药物。

二、出院后药物治疗小贴士

清楚你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

每天在同一时间服药;

如果偶尔忘记服药不要一次服用双倍剂量;

未经医生许可,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

出门或旅游时随身带药;

如果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需进行有创操作如拔牙、胃肠镜检查需咨询专科医生;

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


参考资料: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2015 ESC NSTEMI 诊治指南》

《2015中国STEMI 诊断和治疗指南》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冠心病相关治疗药物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