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新春之四:感情不在酒多酒少,知心护心健康就好
2019-02-07
浏览次数(2627)
合适
合适
手机阅览

今儿是大年初三,“初三睡到饱”的习俗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呢?



初三晚起,一方面和大年初一、初二频繁密集地走亲访友身体疲惫有关,我们需要在春节中期找一天好好休息,以备有精力参加之后更多的节庆活动。另一方面,大年初三的许多习俗,也恰好需要人们待在家里。

初三也叫“赤口”日,“赤口”就是有口舌之争的意思。所以在古时候,为了避免招惹口舌是非,大年初三大家都专心待在家里。既不出门拜年,也不邀请宾客来访。

大年初一初二有不丢垃圾的习俗,必须等到初三这一天才能把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所以有些地方把初三叫做“扫帚日”。而且这一天打扫房间的时候,要从外往里扫,也不能做彻底的大扫除,这其中包含了人们“聚财”的美好愿望。

据传说,初三还是谷子的生日,古人在这一天用禁食米饭的方式,表示对谷子的敬畏,祝祭祈年,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大年初三不但可以晚起,而且还要早睡,因为这一天还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为老鼠们结亲提供场地,甚至还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操办“喜事”。

养足了精神,当然是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全心全意来对待。许多人家会在大年初三祭奠祖先,提醒着后人们“不能忘本”。

“初三睡到饱”,调整过状态的你是不是再一次投身聚会的海洋中了呢?眼瞅着春节假期到了中场,这几天的聚会是不是喝的你倍儿爽?

亲朋好友,来一波!

同学发小,来一波!

同事战友,来一波!

这一波又一波难道仅仅是为了大吃特吃?或是因为春节红火添气氛?

NO!NO!NO!

绝对是因为他人嘴里念叨的

“情(把)深(你)义(灌)重(醉)”

不管是不是爱喝酒,都势必要磨拳擦掌,大干一场。可护心我们是专业的,看看今天盆友圈里真实的状态:

小编必须提醒大家:

感情不在酒多酒少,

适度饮酒健康就好。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主任郑晓晖解释道,心肌细胞是构成心脏的基本单位,酒精及其代谢物乙醛和醋酸盐会直接毒害心肌细胞,使心肌细胞钙失衡、收缩蛋白表达异常、抗氧化能力减弱、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失衡,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最终引发心脏结构、功能异常,出现心力衰竭,甚至引发猝死。

冬季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休息不好,饮酒过量会使猝死的机率大大增高。酒后的猝死有两种:第一种是心源性猝死,也就是与心脏有关,占猝死人群的七成。还有两成患者是非心源性猝死,主要是脑源性猝死,如脑出血、哮喘、肺栓塞等。

专家提醒:心血管病疾病患者最好对酒精敬而远之。

如果不可避免要来两杯,下面这些tips您可要记牢了。

1

酒后不要马上洗澡,不管是冷水还是热水。热水容易使热气聚集在体内,加重醉态,导致恶心性呕吐和晕厥;

冷水会加快体内葡萄糖的消耗,使血糖和体温下降,酒精不但会“麻痹”肝脏,还会造成肝脏对葡萄糖储存的恢复能力下降,导致休克。

2

睡前不能大量喝酒,特别是高血压和心肌梗塞的病人,长期睡前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突发性死亡。

3

很多药物应用的同时不能饮酒!酒精会和多数药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酒后尤其不能服用尤其是头孢类抗生素抗生素和感冒药,许多抗菌药与酒类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眼花、恍惚等症状。一些敏感的人或是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严重时会造成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4

尽可能饮热酒,不管是白酒、黄酒,应加温后饮用。一是芳香适口;二是可以挥发掉一些沸点低的醛类有害物质,减少有害成分。

5

酒后不要运动。酒精具有利尿作用,醉酒后体内水分流失更多,容易发生脱水,此时再锻炼会加重脱水危险。酒后游泳更危险,会使身体散热突然加快,引起低血糖性晕厥、头晕、腿部抽筋等。

6

酒后不要大量喝浓茶。茶让心脏过于兴奋,并且对肾脏不利。

7

尽量多吃绿叶蔬菜。由于饮酒后酒精会对肝脏造成负担,而绿色蔬菜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所以建议在喝酒时要尽量多吃蔬菜。当然还可以吃一些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也有保护肝脏的作用。